巧用插图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18199 浏览:819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有很多插图,这些插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其价值都很高。作为语文这一学科,着实应该把它们看作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认真地探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熟悉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非常丰富的隐含文学信息,以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鉴赏水平呢?下面就把我的看法与各位教师分享一下。

一、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插图仅仅是事物进展过程中某一瞬间情态的反映,要理解凝缩在画面上的情态和感情,不能缺少想象和思维的介入。可以说,没有想象和思维的填充,不可能理解美术语言,也不可能理解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反之,好的图画和语言文字描写总能调动起人们广泛丰富的想象和思维,以而使人的聪明得到培养和进展。
插图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具体灵活,轻易引起学生留意力,使之集中留意力听课。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深层地挖掘学习语言的潜力,增加学习乐趣,提高交际能力。插图的这些优点注定它将广泛地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插图以学生为中心,有的放矢地重视“视、听、说”,为学生创造真情实景,使学生必须去听、去说、去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汉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课文的总结归纳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但要正确有效地思索必须有充分的观察材料或已有知识经验作基础。中学生要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索与浅析,就要对抽象的语词含义有所理解,就要有一定的语法句式知识,而要掌握语词的所指和能指,就必须有实物或形象作支柱。教师除了要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描述、实物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课文中的彩图是有助于理解语词的一种策略。

二、利用插图,陶冶情操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汉语知识的传授并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配发了故宫三大殿图片,壮观而精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艺术之魅力。学生看着这些精美的图画,便会被其壮美景色所熏陶,油然而生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以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找准插图的观察点

有的插图,画面固然很简单,但假如只让学生一掠而过,或者熟视无睹,恐怕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先容一些看图策略,引导学生找准课文的重点和插图的观察点,发掘其深刻的内涵,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
观察必须看得有序,看得仔细,看得出主次。一般观察顺序为:按空间方位看:由远到近,由东到西,由低到高,由里到外,由整体到部分,有点到线到面,或者以上相反的顺序。按内容主次看: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中心到陪衬等。按记叙要素看:时间、地点、人物(音容笑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事物的联系、细节等。按消息联系看: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等。
初中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配有两幅彩图,一幅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整篇文章内容相吻合。另一幅是起草、周总理书写的碑文。单元教学要求是理解说明的顺序,课文学习的重点是选择恰当的方位词,清楚地交代观察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观察时,可设计如下:
1.初步阅读,总体看图。理解纪念碑的历史作用,初步了解题词、碑文、红星、花环等象征作用,了解纪念碑“巍峨、雄伟、庄重”的特点,形成清楚的整体印象。
2.深入阅读,按顺序看图。按作者瞻仰的行踪和方位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划出有关词句,形成立体感、现场感,顺着作者的观察位置和视线一同去“瞻仰”。

3.观赏第二幅图,理解碑文含义。

4.迁移练习。①将彩图画成简图,将课文各自然段的说明内容与图上各部分逐一对应起来。②用硬纸折纪念碑模型,评选制作得最好的同学,请他上讲台口述瞻仰顺序。③学习本文写法,先容当地某一建筑物,写成小作文。
总之,插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用好它,学生就能更好地与教师和文本进行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让我们一起关注插图,用好插图,让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焕彩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