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高效高效课堂与独立深思电大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5088 浏览:156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基本上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讲读课文内容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又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根本原因是既没有给学生留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也没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他们会认为任何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这个答案只能是老师告诉他们的。久而久之,他们思维方式单一化模式化,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入学前个个是个性鲜明的孩子,毕业后却像流水线上下来的标准化产品。这不是我们要的教育,这也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新一代。
对于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新的道路,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我看得更高更远。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要摆脱“老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应该大胆尝试走“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道路。因为,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不讲,学生自学几乎不可能,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过程尤为重要。而与之相比,语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不能以绝对权威的形象来领导课堂,而应该做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协同者。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我们现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常常浮于表面,缺少了这四种能力当中的联结者“想”,没有了这个环节,这四种能力不可能真正培养出来。
例如,一篇没学过的课文,即使学生把听、说、读三个环节都经历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课文说了什么意思,直到经历了“写”这个环节,就是把老师讲的知识点一字不落记下来,明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一些内容要点,可是很快就又忘了,原因在于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老师的课上提问常常不能起到促使学生思考的作用,更多的只是衔接知识点的串联作用。
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首先不能怕学生得出错误的答案,并且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只要是经过自己思考的答案,就值得鼓励,尤其是一些主观性强的问题。例如课文《咏雪》中对于“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我在讲课文之前,并没有按常规去揭示文中主人公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大雪飘飞的形态像什么,其结果自然是千奇百怪,有的学生说像棉花,有的学生说像白色泡沫,还有的学生说像头皮屑。听了学生的回答,我并没有否定任何一个答案,而是和学生们一起分析了这些喻体和本体的异同:棉花和大雪比起来,轻巧相似,但形状不同。白色泡沫是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雪天场景的必备道具,这说明与大雪从形态到颜色都非常相似,可是放在文章之中,就显得缺乏美感。再说头皮屑,虽然颜色都是白色,可是用在文章之中,不仅缺乏美感而且显得有些粗鄙,实为不妥。至此,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比喻:盐和柳絮,学生一下就明白要从颜色、形态、文学色彩等几个方面去理解和分析,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而文中谢安的一笑,也不难理解恰恰证明了柳絮是最佳答案。
其次,不能停留在一想到就举手回答的层面。要让学生写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又可以让学生站起来流畅地回答问题,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部分学生很喜欢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一提问,他们就举手,可是站起来说出的答案却反映出逻辑性差、啰嗦和口头语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举手回答中被强化,而一次又一次错误的回答却让学生的自信心慢慢减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造成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中对“说”的培养缺失。打破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让学生静下心来,有时间去思考,去品味问题,并且将自己的答案梳理成文,得到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复述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站起来是这样说的“开始,有个人叫菲利普,他弟弟于勒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后来,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一些钱,后来,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看成是全家的恐怖。后来,他被送到美洲去碰运气。后来,接到他的信,也听见到过美洲的人说起,知道于勒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后来,他打算发了财就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后来,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哥哥、嫂子把于勒看成了全家的希望和福音,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他回来。后来,菲利普愁嫁的二女儿,马上要结婚。后来,菲利普带着将要结婚的女儿、女婿和全家坐船到附近一个英属小岛——哲尔赛岛去旅行……”学生连用八个“后来”只复述了文章的开头,而且还没有说清菲利普的二女儿为什么能嫁出去。这样的表达能力大大消耗了课堂的效率,其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整理好思路。所以我在之后的教学中,对于这类较复杂的问题,一定会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和整理。第二次讲这一课时,我就给了学生10分钟的时间去整理思路并且记录下来,效果完全不同,“约瑟夫一家在游船上偶遇叔叔于勒,于勒本因挥霍而使全家厌恶,后来信称赚了钱而使全家期盼,而遇见时于勒成了个游船上卖牡蛎的落魄老水手,得知真相的父母对其恨而避之不及,眼里只有钱没有亲情,唯有约瑟夫同情叔叔”这样的答案既简洁精练又概括全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有条理了,思想也更深刻了。
第三,针对较难的问题应该分小组有序讨论,讨论期间小组成员要轮流发言,不能让任何一个同学当听众,最后讨论的结果要记录清楚,推举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表达本组的观点。在讨论开始前,教师明确问题要求,还要强调讨论时间,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讨论3~8分钟,以保证高效讨论,防止学生聊其他与问题无关的话题。讨论进行中,要确保课堂纪律,使其在教师可控范围之内。记得刚开始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对于小组讨论这种方式还不太适应,出现了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学生滔滔不绝一个人说,性格内敛的学生一言不发,小组总结时,还是善于表达的学生发言,其结果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后来,我就做了小小的调整:让爱说的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轮流发言,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小组成员没有做到人人发言则取消此组的发言权。学生感到个人的表现会危及小组的荣誉,于是纷纷献计献策。在这样的调动之下,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效率高了,教学效果也好了。
第四,对于概念较宽泛或是涉及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问题,要布置小组家庭作业,由小组成员分工查找资料,最后整合为一篇研究性文章。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窄,对学习缺乏热情。这种教学方法可大大拓宽其知识面,学生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便捷的网络资源或者向各学科专业老师请教,满足学习任务的要求。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全是通过自己的查找、询问、整合而获得。这种教学形式,变课堂讲授的被动消化为课下查找的主动吸收,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同时,割裂的各学科被各种问题联系起来,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一张知识网,非常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我向学生提出一些较大的问题“1912年的英国,科技力量是否达到征服南极的水平?为什么斯科特失败了,作者还要给他作传?为什么我国不派人去征服南极?那一年,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果斯科特是中国人,国人还会给他作传吗?”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还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政治、历史和地理的知识。学生刚拿到题完全摸不着头脑,感到无从下手,后来我让学生将问题分类,把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的问题各自归类,由小组成员分头去查找答案。几天过去了,小组成员带着各自的答案和其他组员分享、汇总,最后整理成一篇研究性的文章。学生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不再有畏难情绪,面对这样的大题目也知道怎么去做,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提高。
第五,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不能以绝对化标准的要求评价哪个学生答得好,哪个学生答得不好,要以客观的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肯定不同的答案。同时,要特别表扬那些别出心裁,不人云亦云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说出老师的答案,分析学生与老师答案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这样面对一个问题共同作答,老师成为和学生一样平等的参与者,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局面,让学生获得课堂话语权。这不仅仅是一节语文课的问题,还是教会学生怎样面对生活,看待生活的问题,我们要告诉学生,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和辨别。
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会出错,或受到否定和批评。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爱上语文这个学科。从而,让语文教学不仅停留在“技”的教学层面,更要迈向“术”的教学层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