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效高效课堂第一步试述试述精心设计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7188 浏览:230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普遍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当下,精心设计导学案成为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在谨慎遵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一线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和对比,发现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应当更重视各种实际情况下的问题设置,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互动探究环节和学生的自我提升与发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1002-7661(2013)24-276-01
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既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当今教学新形势下,导学案的使用成为实现这一教学要求的有效载体,如何科学地编写导学案就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编制导学案和使用导学案效果对比的反复实践,发现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应该具备犹如厨师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以达到学生能自主根据导学案,由简而难,层层深入,由现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积累经过感性认知自然过渡上升至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的学习目的,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尤其在意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问题的精心设置

导学案的特点之一便是使知识问题化,以达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效果。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1、贴近生活的问题设置

从生活现象入手提问,一方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更容易深刻理解新的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如:为什么一样大小的鸭子和鸡同时走过泥泞时,鸡留下的脚印更深?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外形一样的的金项链和铜项链,你怎么区分?夏天河边游泳时,白天水很凉岸边砂石很烫而傍晚砂石很凉水较温暖,这是为什么?

2、层层解剖的问题设置

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一环扣一环的问题,由易而难,让学生很清楚难点是怎样一步一步被突破的,这样更容易使学生理解难点。

3、与现有生活经验或固式思维“冲突”的问题设置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好奇心。如:一个人站在以80km/h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尾部,跳起来之后,人落回到什么地方?船从河驶入海时,浮力怎么变?

二、课堂互动探究环节的流畅性

导学案的使用,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中,互动探究环节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而流畅的互动探究,能使学生更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而流畅性的标准,应该以顺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为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不断地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提倡采取发现学习的教学方式。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所以在教学的互动探究环节,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培养。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例:首先设计两个动手小实验: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在放了一个鸡蛋的水中逐渐加盐搅拌,观察现象。紧接着请学生就这两个小实验作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根据自己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的探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最后通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推导,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什么这些因素影响浮力的大小。在这个探究互动环节,首先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有了基本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这样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了积极探索的愿望,促使学生顺利的完成第二项活动:科学探究。探究得出的结论以新认识呈现给学生,再结合之前旧的感性认知从而形成新结构。这还不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还应该给学生发展潜能的空间。所以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些因素影响浮力大小的原因。这不仅让学生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新结构,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提高。

三、课堂检测环节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

在课堂检测环节的设计中,除了要求检测题的层次化、精点化以及知识的覆盖全面化,更应该注重学生在通过这些检测之后的自我提升和发现,即以“旧”带“新”,这是一条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捷径。例如:在“浮力导学案”的课堂检测中设计了如下一个题:
如图所示,测得物体重力是8N,完全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 ,物体的体积是 ,物体的质量是 ,物体的密度是 。
启发: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的密度?
这个问题如果给了条件之后直接问物体的密度是多少,就会让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即使通过教师讲解得到答案,也会让学生觉得复杂、困难,心理上自然产生了“难”的自我暗示,这样在以后再遇到这类题时,将很不利于学生从容解答。而像题中一样设计有层次性的提问,一环扣一环由简而难的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清楚解答过程和思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题中得出其他的规律或方法,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设计一个高效的导学案,一定要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认知构建过程,符合该学段学生心智特点,同时能达到适当拔高,启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的,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课堂高效的教学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