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法多种实践教学法在区域规划课程中运用学位

更新时间:2024-04-21 点赞:12951 浏览:496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文根据实习经费有限、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特点,以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区域规划课程内容特点,将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法引入区域规划教学中,提出区域规划课堂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完善的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案例讨论;模拟实验;区域规划;实践教学
1674-9324(2013)47-0044-02
区域规划是一门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技术、数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在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城市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普遍开设这门课程。由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区域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云南大学近几年强调教学实践环节,从教学改革、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都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历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实习经费不足,学生实地实习时间有限,实习内容压缩,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上机规划模拟实验的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如何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制定一套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3-4]。因此提出了区域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得到云南大学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资助。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就应用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规划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是在理论授课之后,通过系统的“理论—案例—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规划操作过程的能力。这种方法能够利用有限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经费,通过案例讨论与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一、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分析

区域规划课程是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从1993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始就开设了这门课程。区域规划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学生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应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规划方法,能熟练运用RS、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输入、贮存、空间分析规划、输出等,在计算机上实现区域规划的整个过程。基于学生的上机实验能力弱,实地规划无从下手,实习经费不足,我们提出了在区域规划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案例讨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到区域规划课程的始终。所以云南大学区域规划课程由一开始的4个学时/周调为7个学时/周,区域规划课程分设为区域规划原理课(3学时/周)和区域规划模拟实验课(4学时/周),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6]。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规划技能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实现规划。

二、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在这门课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讨论教学内容,二是实验教学内容。这两部分的划分依据是区域规划学科自身的要求。
1.案例讨论法。案例讨论法主要运用在区域规划原理部分,这部分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其中的区域分析内容和规划程序的讲解主要以案例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规划中区域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规划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中区域分析内容,区域分析部分案例包括:(1)云南省保山市茶山小流域产业结构调整;(2)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主导产业的确定;(3)云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4)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评价;(5)昆明市城中村改造;(6)某种基础设施(如昆曼高速或大瑞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某区域发展作用分析;(7)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规划部分案例包括:(1)云南省普洱市区域规划;(2)云南省临沧市区域规划;(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域规划;(4)四川省华蓥市域规划;(5)昆明市“十一五”规划评价。
2.模拟实验法。模拟实验法主要运用在区域规划模拟实验课程中。模拟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学生不断训练数据整理、计算分析、图形制作等操作能力。培养学生通过上机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数据和规划图的分析和制作能力。主要实验内容见表1。

(二)实施方案设计

案例讨论部分,根据教学的进度,提前在学校教学网络上传相关案例材料,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课外阅读和分析。案例讨论法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掌握讨论的时间,把握讨论的主线,当学生的讨论内容偏离题目较远的时候,能够及时回到主线上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模拟实验部分,与区域规划原理课程同步开设,目的是便于规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规划知识;另一方面在“区域规划原理”课程讲授的同时,同步开展模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提高了应用GIS软件和计量地理学等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数形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教师集中讲解与个别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模拟设计和实验,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结合原理中所学的知识,根据表1中的实验内容,在课堂上经过任课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课堂没有完成的实验可以在课后完成,设计方案见图1。

三、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

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法贯穿了区域规划学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程的成绩评定需要结合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综合评定。其中案例讨论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准备与否、参与讨论次数、表达、讨论的合理性等情况进行打分,成绩计算到期中成绩中,占区域规划原理课程综合成绩的20%。
而模拟实验部分的评分办法见表2。其中每个实验报告均由任课教师依据“真实性、知识性、实践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给出成绩,而汇报和自评等分数根据汇报清楚与否和学生自我评价情况,由任课老师给出分数。区域规划模拟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根据每个实验的成绩按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
至今为止,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法已应用了三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规划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案例讨论与模拟实验法的运用,使学生在区域规划基础知识的掌握、区域分析和规划能力提高方面效果显著,学生在四年级毕业论文的设计中,能够应用该门课程所学的知识,并且学生在建设局、土地规划部门等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受到欢迎和好评,认为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数据和图形处理熟练,能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适应能力强。
参考文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3]赵玲牛,牛卫生,敖永华.专业课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研究,2010,(6):092-094.
[4]周志祥.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的研究[J].三江学院学报,2009,5(3,4):24-28.
[5]韦燕飞,周兴,严志强,朱文.模拟教学法在“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3):139-142.
[6]赵筱青,易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10):133-136.
基金项目:云南省本科教学示范实验中心云南大学地球环境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资助;云南大学教务处区域规划校级精品课程项目资助(WX070141)
作者简介:赵筱青(1969-),女,云南大理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