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探索初中化学教学对策与探索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3839 浏览:590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笔者阐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采用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积极思考”等策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提出问题;教学模式;思考;探索
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化学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具体各种教学行为的总和,它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教与学行为程序等。在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而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决定了化学教师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形势的需要,不断探索教学相应的策略,不断积累教学的经验和心得,进一步优化教学。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敢于改变观念、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教法灵活多样,语言生动有趣,善于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法、策略,深受学生的欢迎。下面浅谈笔者的一些教学策略。

1.把化学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教学“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见化学教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性,也是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诚然化学与社会联系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而决定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断探索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深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学好化学首当其冲的是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而化学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有机结合起来联系得具体、贴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社会、就在身边,浓厚的兴趣油然而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机、探究动机,思维也变得更敏锐,在学习中就更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索问题,学习会积极、主动、认真,又能很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协同进行,学生学习化学时就会觉得不单调、枯燥,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把化学与社会联系在教学中笔者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渗透相关知识。

1.1 化学与生产知识的联系

初中化学比较侧重于联系工农业生产、尤其侧重于工业生产的实际,由于化学生产过程所涉及知识面广,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复杂,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受知识水平限制,故不宜讲的太多、太广、太深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清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让学生明确化学概念、理论和化学事实与化学生产的联系和应用,至于化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就不必要向学生讲解,让学生粗略领悟就行。例如,讲授工业制氧气,结合课本向学生指明氧气和氮气的液化温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就可以了,没必要向学生讲明具体分离过程和分离设备;再如氢氧化钠在工业上用于造纸,向学生点明利用其腐蚀性就行,没必要讲述造纸的过程、设备、工艺,不过有必要讲一下造纸要用大量原木、水等,向学生宣传节约用纸的益处,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关心社会、热爱社会及其环保意识。
化学与生产知识的联系最好的策略是组织学生到社会、到工厂去,到生产第一线实地参观,亲自目睹生产流程,那更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例如在讲授工业上用稀盐酸、稀硫酸
除铁锈时笔者通过学校学生会组织学生到本地一些不锈钢厂参观,目睹产品在电镀前的酸洗除锈工序,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巩固和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1.2 化学与日常生活知识的联系

初中化学对学生身边常发生的生活现象联系较少,这是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用途不大、枯燥无味、厌学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化学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来源于生活,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日积月累而获得化学知识。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策略就是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发掘生活中的化学事实,强化化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从身边的化学事实获得知识,再将知识通过吸收、记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很多,有待教师去发掘、剖析,学生对此也极感兴趣,往往会听地入迷,此时最容易吸收、记住知识。例如讲授一氧化碳的毒性,笔者联系了本地发生的几宗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尤其重点讲述有的学生使用燃气热水器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活生生的生活事实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课堂气氛达到,笔者趁机联系如何合理使用液化石油气、漏气时如何处理、万一中毒如何抢救等安全知识,整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精神高度集中,在掌握一氧化碳性质的同时又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需要尾气处理的理解。笔者认为既然教材对日常生活知识的联系不多,甚至列入“了解”或“常识性介绍”,而学生对这些知识既缺乏又感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获得更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那么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当联系学生身边的化学知识,诸如涂改液中的二氯甲烷吸后会引起慢性中毒、苏丹红的成分及危害、蒸馒头用的纯碱、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蚊香的危害、家用铝锅防止化学腐蚀、家庭和教室里的空气污染、水垢的清除法、滥用农药的教训等等,可开阔学生视野,又体会到学有所用,对培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当然理论联系实际、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种策略,也是中考的热点,那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单纯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视野,重要的是要有意识把涉及的知识转化为问题或者试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思考、探究的动机,所以把化学事实与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启动学生的脑筋进行思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钙时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石灰水可保鲜蛋品?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只晓得把鸡蛋存在冰箱里保鲜,那里知道可用石灰水可保鲜蛋品?而且还有化学方程式,此时兴趣横生,思维活跃,探究极强;既然学生要寻根问底、急于得到老师的启发和提示,笔者趁机分析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告戒学生千万别把问题想得太难、太复杂;并提示学生这类命题的特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提醒他们围绕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去思考、分析、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出该题的结论:蛋内呼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凝结于蛋壳上的气孔,避免外界不利的影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618jyw.com
响,达到保鲜的目的。问题解决了,化学方程式自然也得到解决。这种寓生活于化学中、尤其与试题的联系,既获得知识,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受学生欢迎,是教学中值得参考、值得提倡的一种策略。

2.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积极思考

教学中普遍采用比较法、理解法、网络法、启发式、设计题型等策略去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然而学生多数反映:“化学不好学、学不懂、记不住、不会用”。因此他们被动地记忆、重复、模仿来获得知识,学生的思维、智力、素质不能明显提高。针对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启发学生“要学——学会——会学”,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教学中最好的策略是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积极思考,重点是培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自发性、积极性,让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笔者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并不乐意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中下层生。而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多思善疑,没有思考当然没有疑问,就不敢提出问题,教学就难以对症下药,就无法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策略。可见在教学中就应当启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一提出,脑筋就会动起来去思考、探究。针对中下层生少提出问题,笔者采用的策略是提醒引起注意、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即可站起来提问、鼓励尖子生提出问题带动中下层生模仿、鼓励学生敢对课本或教师大胆质疑提问。例如讲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演示探究实验时笔者除提问和讨论: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等问题以外,在演示过程中还不断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集气瓶应先装满水?为什么应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后才能取出集气瓶?为什么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等问题;而在讲述安装该实验装置要注意一些事项时则陆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什么导气管应稍略出橡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皮塞等问题,整节课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多,学生主体作用也得到发挥,学生思考积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也向纵深发展。

2.2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任何化学实验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它是学生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根本方法,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若是善于观察,他们的思维就会启动,许多化学问题也会在观察过程中得到解决;尤其要启发学生关注每一个现象,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观察,特别是细微的现象,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演示稀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铁锈消失了、铁钉变光亮、溶液也由无色变为,特别让学生注意到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微小的气泡,气泡是什么呢?有了问题学生就会思考、探究,弄清反应的实质。

2.3 教会学生要学会总结,掌握知识的结构

思考是用大脑对信息筛选、过滤、综合的过程,思考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随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向思考要结论,思考的目的就是要得到结论。所以要教会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归纳、总结,把思考的结果固定下来,让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化学知识的结论和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应用。那么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某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地位,要循循渐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将局部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并能运用整体的知识去深刻理解局部知识;让学生自我小结,把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网络化,通过理解、推导、联想、识记,逐步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己得出规律和知识体系,弄清知识结构,又善于去指导新知识的学习。这种策略在讲授元素化合物最常用。

2.4 教会学生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不断思考

思考本身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可能想到所有的答案,即使想到了答案也不一定准确,或许会出现更多的意外。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应不断思考,不经思考的问题告戒学生不要贸然回答,而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缜密的品格,笔者主要采取下面几种策略启发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思考。
2.4.1 指导学生阅读时不断思考,自己 找出重点、难点,善于提出疑难问题或自己的见解,自己带者问题阅读,阅读、析疑、议论要同时进行,做到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思考。
2.4.2 指导学生善于把观察与思考活动结合起来,只有通过观察与思考的结合,不断的思考,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深刻的本质的理解。
2.4.3 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在解答试题时更要认真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思考,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发掘条件,特别注意隐蔽条件,再确定解题的思路。总之要学生周密地、综合地思考,反复推敲,确定解题的最佳方案,得出解题的规律、技巧,促进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
总之,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概念、元素化合物、计算、实验以至复习的教学都有不同的策略,而教师所采取的策略应当为教学模式的运作增色添辉,产生实效,而不会带来困难和阻力。故在选择和运用策略应坚持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开拓创新,不保守陈旧,如笔者近几年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CAI)等策略,既生动又直观,为课堂增添情趣,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不断思考,要做到这样,教师应当探索各种策略,互相交流、切磋、吸收新的教学方法、策略,更新教学观念,开拓创新,共同培养学生,为国家、社会输送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收稿日期:2013-08-2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