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探析农村留守儿童存活状态与教育不足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14967 浏览:61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自建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口的流动而引起了巨大无比的社会震荡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多达2.5亿的农民离开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土地,进入城市,庞大的流动人口大潮,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震荡。而他们的身后的广袤农村,却留下亲情的眷念诸多的令人堪忧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我省实际,针对我省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和教育缺失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教育缺失
Researches on the Living Condition and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
—— exemplmed by Guizhou Province for Nationalities
(FENG Yin YANG Chua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Abstract】 Never a period a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been caused enormous social turmoil and impact due to the flow of the popul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country. 252 million farmers give up farming and lee their land to cities and Industrial Zones.This is the unique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who gather together as a huge society group. However,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cause a bunch of concern problems. One is Left-behind Child. This paper focuses of Left-behind Child’s survival situation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Guizhou’s status and tries to make some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Survival Situation;Education;Vacancy
2095-3089(2013)32-00-02

一、我省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我省留守儿童产生有以下背景因素。
1、历史因素。建国至今,我省由于种种因素多次错过了经济社会发展良机,包括在第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因思想不够解放,与其他省市区拉开了距离并仍在扩大。历史欠债多,成为欠开发欠发达的经济洼地省份。
2、自然因素。我省属山区,全省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二点五,实施农业机械化比较困难。同时地少人多,(我省人均耕地面积0.7亩,大大低于全国人均1.57亩的水平)。2011年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68亩,水土流失石漠化状况严重,农业发展增收难度大。如2011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而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增加值233

4.02亿元,增长20.7%。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明显偏低,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3、经济因素。我省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了与其它省区较大的经济差距,如2011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145.35元,而全国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经济发展上巨大的落差,直接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的差异和心理落差。
4、社会因素。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民也产生一定思想变化,部分农民放弃传统农耕,进城务工。农民进城打工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但将子女留在身边给予照顾和教育仍不够现实,城市高昂的就学费用,升学考试涉及的户籍问题等,都成为务工农民工无法解决的问题。农民工只有把子女留在农村老家学校上学,形成“留守儿童”,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极具中国特色农民工留下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劳务输出主要省份,我省留守儿童数量众多。据统计2011年,劳务人员输出人数上升至705万人,其中省外务工有536万人,留守儿童的数量亦随之急剧增长。

二、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我省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大,且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源于: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上的失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而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学校教育”。家长的素质对儿童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留守儿童尚不能讨论家长素质,他们经历的是家长的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子女日常生活只能借助于其他亲人的帮助或完全依靠自己,但生活的困难并不是儿童一一都能克服,父母在子女日常生活中的空缺无法弥补,年幼儿童更是如此。
二是在心理上失去平衡。在学校环境中不可避免存在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差异对比,看到有的孩子父母均留在身边,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孩子心理失去平衡就在所难免,有可能会形成一些性格上的扭曲、孤僻、自闭、冷漠等,成为儿童心理性格上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三是在情感上高度失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孩子们长期以来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交流,缺乏关爱呵护,情感上日渐生疏拉大,甚至由于情绪原因产生一定交流障碍。
四是在学业上失去受教。留守儿童受父母管教约束少,加之我省属于山区,山高坡陡,有的教学点、中心小学路程远,孩子上学困难;某些学校措施不力等因素,可能导致一些孩子辍学现象,流落街头。 五是在安全上失去保护。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受不法分子侵害的事情屡见,根源在于缺失父母的保护,由其它因素所造成的儿童自我伤害也让社会人士叹息,如2012年末我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五名辍学流浪儿童惨死在垃圾箱内。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生活失助、心理失衡、感情失落、学业失教、安全失护的“五失”生存现状,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是学业教育问题。首先从学习成绩上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成绩上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不存在明显差异,也没有有力事实表明父母外地务工显著影响学生成绩。其次从学生数量上看,因父母外出务工后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学生为少数,相应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会变得散漫;但也存在自我控制能力好的留守儿童能够坚持认真学习,并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在四川、福建两处分别开展的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调查对比发现,经济发达情况的不同,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也会不同。比较得出,留守儿童出现明显厌学逃学倾向的频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高。[3]对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山区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缀学形势则更为严峻。在学习辅导和监督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者、监督者出现大量空缺,只有依赖于学生学习的自身领悟性和自律性,但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并不现实。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并不处于完全失助的状态,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请其他家人代为照看,但会产生新的问题,例如监护人的年纪大、较低的文化水平、有限的时间精力(一个人承担一家或几家的孩童监护、家庭杂事)等,导致监护人不能起到良好的学习辅导、监督作用,虽然留守儿童能够在生活上得到一定外来帮助,但仍处于学业失教状态。最后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在对孩子学习目的的引导上,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会产生一定作用。部分留守儿童比较能够理解父母的艰难和辛苦,减轻父母负担、承担家庭责任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父母外出务工在大城市的经历和见闻也会让他们产生向往。但留守儿童会产生上述学习动机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如果父母抱有“读书无用”等思想,则不会对留守儿童带来学习的正面激励,相反还会默许甚至滋长部分成绩本来就不好的留守儿童的厌学行为,导致学生儿童学习目的不清,进一步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是心理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感情的失落明显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情绪、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性格较之非留守儿童更为内向沉默。2008年,研究者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个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对应好、中、差的乡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4]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需要体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明显,性格特征为内倾—不稳定性呈现,包括内向、孤独感强烈、消极、以及情绪稳定性差等特征。部分留守儿童能够体谅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化失落为动力刻苦学习,可多数留守儿童会因为父母关怀的缺失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如对父母“抛弃”自己的埋怨和不解。这一推论在黔东南州四地调查中得到证实,留守儿童的230份有效问卷显示,20.5%的留守儿童有被抛弃感,8.3%的留守儿童甚至希望别人是自己的父母。[4]
在我省农村地区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同为一个班级的构成体,学生之间会进行对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有意或无意体现出来的优越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长期心理失衡的状态进一步带来嫉妒、敏感、自卑、封闭保护等负面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负面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留守儿童的年龄成负相关,即年龄越小心理问题反而越多,在男女比例中女孩的心理问题更多。[5]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加以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则会发展成为道德问题和不良行为,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是生活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教育问题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一日三餐的供应、冬夏衣物的充足、疾病发生时的应对、家务承担的情况、上学方式等,但首先需要经济基础。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会较大程度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培养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存在监护者一般也会在日常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照顾;但若存在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但收入不理想(如欠债、生病等,进城务工农民工生存问题和权益纠纷等),监护者无法尽责或没有监护人(贵州山区地理特性存在一村一户、一山一家的情况)等情况,留守儿童则不具备生活需要的相应支付能力,生活困难却无法获得帮助,温饱需求医疗保障无法实现。不能满意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会给留守儿童留下安全隐患,有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社会行为的偏离。
四是安全教育问题。主要指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和可能因自己行为偏差给他人带来的安全问题。我省外出务工人数增长快速,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由于缺少大人指导,缺乏常识,留守儿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分子的侵害;再加上心理失衡、感情失落、学业失教等因素,部分留守儿童相较非留守儿童缺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报复社会、犯罪等残害自己和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也会更容易发生。
四、结语
生活失助、心理失衡、感情失落、学业失教、安全失护的“五失现状“导致我省留守儿童存在学业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上的四大教育问题,我省留守儿童的数量日渐扩大,五失现状和四大问题给家长、教育者带来的担忧益深。落后经济、山区特殊的地形障碍、文化闭塞、居民素质普遍偏低等省情,进一步加重了改善我省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和教育缺失的难度。近年来,我国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开展了一定研究,对留守儿童的产生、问题原因、生存现状、心理问题、教育条件、解决对策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理性论证,但针对我省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教育缺失,需要更广泛的机构部门参与和支持、经验丰富的专家长期深入的调查分析,才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良策。本文提出的“五失四问题”仅抛砖引玉,望能给我省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改善和教育缺失的解决策略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胡星、陈嫱.“贵州毕节5名死亡男孩身份确认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11/20/c_113734044.htm,引用201

3.1.21.

[3]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4]吴小叶、高彩霞.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对凯里市、麻江县、雷山县部分少数民族乡镇留守儿童的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魏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8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