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主体主体间性与对话信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18077 浏览:813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后”学为旗帜的理论和思潮下,女权主义致力于质疑和抛弃过去主体霸道的思维模式,在主体间性的理论指引下走向了对话。致力于和谐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也被重新得以重视。
关键词:主体间性;双性同体;对话;女权主义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出现新的突破和高科技腾飞,以及消费文化兴起的20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经济的繁华伴随着危机和贫困的加剧,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多元化夹杂着由跨国公司和多国公司运筹的消费文化的霸气,这在西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想象,意指市场文化的全球化,以及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以文化和信息为主战场的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西方世界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以“后”为旗帜的理论和思潮也致力于质疑和抛弃一切现存的思维模式,主张探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萨拉.艾哈近德在《事关重大的差异:女权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后现代主义与以往理论不同,因为它指的是思维情景其含义是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还可以理解为一个重新用文化、政治和认识论来组建现代社会的参照点。在这股浪潮影响下,女权主义关于女性主体性的认识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而发生转变的理论参照点就是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的概念也是后学语境下的产物。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扬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的修正,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后现代主义,它比后现代主义更为优越。如果说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大众与精英的对立,那么后现代主义就试图消除这种中专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区别,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精英文化就是商业文化就是大众文化,但在消除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也陷入了商业的逻辑怪圈里,所以在修正的同时出现了偏差。而主体间性的提出,意义正在这里,一方面,它克服了现代主义理论主体性的霸道,使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呈现出现代主义所没有的交融状态。另一方面,它也纠正了后现代主义对商业与大众的一味认可或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纠正时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因此,主体间性为女性主义提供了理论导向,女性主体由女性主体霸道走向主体间的交融(即双性同体),也纠正了女性主义在寻求主体的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主体间性成为了女性文学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主体间性是两个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它超出了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

二、女性寻求主体性的发展历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女权主义是如何从主体霸道走向对话,就有必要理清女权主义对女性主体性的探索历程。千百年来女性“我”的缺席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性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盲点存在。中国女性自古以来自我意识匮乏,显然与她们没有话语权直接相关。于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只是一个空洞的能值,她不指向任何的所指。她从来没有作为历史的主体出现,只是作为一种客体存在于男性社会。她们被男权社会剥夺了话语权,作为一个沉默的群体,她们是失语的,自我意识的缺失必定带来主体性的消亡。她在社会及家庭秩序中是被奴役的对象,在经济秩序中是依附在男人身上的寄生者,在文化层次上,她只是一个被命名者。这个失去话语权的被压抑着的性别,呈现一种无名又无言的状态。而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使女性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解放。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主体性得以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女性主义从对抗男性主体来争取女性的主体性到试图建立男女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就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随着男女关系的发展,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关系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互相排斥的。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谈到,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男性是作为绝对的主体存在的,人指的是男人,而女人作为男人的对立面和附属体存在,是男性的客体和他者,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冲突的。[3]由于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一直被界定为天生的客者和他者,因此女性经历了一段寻求主体的漫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同一的普遍的“人”的主体性内涵,分裂抽象的“女性”主体性内涵和辩证统一的主体性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女性主义与启蒙运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强调民族的解放与女性的解放相结合。这个时期,女性的主体性内涵体现的是同一普遍的“人”的主体性内涵。80年代中期以后,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学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脱离政治的束缚回归自身,开始确立文学本身的主体性——个性审美的主体性。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更是大大地推进了这个进程。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个人化写作”与女性主义结合在一起,女性的主体性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4]这对于女性主体性的确立是功不可没的。
可是,发展到后来,女性主体的内涵走向了极端,女性主体性通过身体来张扬发展成为主体霸道,甚至出现女性中心主义。异质性被认为更接近女性的真实性。于是女性的主体性内涵化为主体或性欲主体,过分强调身份解放的政治学,张扬性欲和性快感。对女性主体性的片面的理解消隐女性主体性独立和自由的其他价值维度。
女性主义者也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一个注意差异的多元主义文化时代,对女性主体和身份认同的理解也正在逐步深化,因此双性同体这种强调主体间的模式才会被重新重视。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是富于辩证精神的关系,既看到了主体间的差异,也看到了主体间的同一性,她追求的是主体间的二元互补,在一个新的平台对关系及女性的主体性进行深度的探索。主体间性让女性主体重新找到了定位。

三、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历程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和它在哲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标志着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型。古典哲学,特别是笛卡尔以后的古典哲学,似乎从来都没有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个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哲学的中心话题。但主体性的过分强调引起了主体霸道,主体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因此,现代哲学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独立的个体主体变为交互主体。胡塞尔的现象学在肯定先验主体性的同时,也提出主体间概念,以摆脱唯我论的困境。而海德格尔则开始由历史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早期高扬主体性,但后期又提到“主体通性”(即“主体间性”)来修补“主体性”导致的“他为存有即冲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把解释活动看做一种主体间的对话和“视界融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则把原子式的独立个体转换成为交互主体。[5]交往理论中的交往行为强调的是至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主体间概念的定义,两个独立的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就形成了主体间或主体际的关系,由此而衍生了主体间或交互主体性。[6]当然,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未竟的事业。因此主体性仍然是哲学的中心话题,但是主体性的建构已经由主体霸道走到了主体间的沟通和共融。女权主义也在后学语境中由女性主体霸道走向双性对话。重新重视“双性同体”理论就是女权主义走向交往和沟通的最好证明。

四、主体间性与对话

哈贝马斯曾经深刻地指出:“完整的主体间性是相应承认的对称关系的表现”[7]。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双性同体”就是要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审美的主体间性”,实现男女双方的“相互自由承认的对称关系”,实现双性和谐的对话。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郭湛在《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一文中阐述的一些观点颇值得我们参考。在这篇文章中,郭先生认为“主体间性”这个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主体间性不是主体,而是主体和主体之间在人之外的某种性质。因此,他主张译为“交互主体性”更为合适。“交”的表述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强调其“交互主体性”更为合适。“交”的表述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强调其“交互”的特征,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8]换言之,对于女性来说,存在着主体性的问题,而对于而言,存在着交互主体性问题。
“交”是在尊重独立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研究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这种主体之间的交流首先是一种共同参与,一种主体的共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而双性同体思想体现出的双性“交互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差异、同一、对话。首先,差异性是关系的基础。作为性别的两个分支,男女是有差异的,是相对而生的。正如《内经.素问》所说,“阴阳之道,孤阳不生,独阳不长”(《内经.素问》。其次,同一性是关系的追求目标。差异是客观存在,但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618jyw.com
不代表只有对抗和冲突,还有互包、互涵、互补、互转的内容。再次,同一性和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在同一性中包含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寻求同一性。西苏就此提出了新的双性同体观,即不排斥差异性也不否定同一性。
这三方面的内容囊括了“双性同体”的内涵,体现出一种以差异为基础的辩证男女平等观,既注意到主体间的差异性,又注意到主体间的共通性。这是在承认男女个体独特性的前提下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以女性把自己构造成男性来实现,不用男性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女性的解放。这样,女性主义在致力于男女平等的努力中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把所有的男性都看作是压迫女性的敌人而要求达到与他们同等的地位,而是要使女性在做女人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女性与男性一样,应有选择生活的自由而不必受道德律令禁忌的束缚,这样,男性中的许多人可以充当女性的同盟或友伴,女性与男性可以展开全面的合作和交流。女性主义者不是像人误解或歪曲的“恨男人者”,男女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种不是“东方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统治或压服关系,而是一种伙伴关系。这是男女可能达到的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和谐的良好模式。其中,主体间的对话、互补和共识取代了矛盾、冲突和对抗。
总之,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女权主义的意义,一方面以主体平等的性别观念,重审和批判当代的女性主义的主体霸道,一方面又以超性别的主体间性反思并审视主体性,克服了对女性主体的单一研究,走向双性同体的主体融合。主体间性应当成为我们批判地研究和理解“双性同体”论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Sara Ahmed,Difference the Matter Feminist Theory and Post Moderni.[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5.
[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6

7、33页.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第45-46页。
[5]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M]译林出版社.2001第7

5、168页.

[8]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