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活跃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六吸引”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6072 浏览:195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的内容思维性较强,如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六点:一是用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二是用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三是用生动活泼的课前五分钟吸引学生;四是用丰富多彩的课文导入吸引学生;五是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六是用有创意的尾声吸引学生。
关键词: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吸引
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不仅可以对其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也可以用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以增强其效率。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却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地传道解惑,学生却在下面充耳不闻,甚至酣声如雷,并把教师的讲解戏称为“催眠曲”。那么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新课程追求的探究能力呢?我认为做好以下六个方面是关键。

一、用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调动学生兴致的重要性。要使学生对课堂兴致勃勃,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言辞就得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堂的任务总的来说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体而能唤醒学生的求知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表达的一种示范。好的教学语言首先是合乎语法的规范语言,也应是适合学生的得体语言,更应是表意准确、精练而又生动的语言。其次,应是趣味盎然的语言。尤其是要善于化抽象为形象,适当化用方言俗语,以增强生活气息。再次,课堂语言要具有教化性,要引导学生明理向善。最后,语言还应具有审美趣味,富有启发性。谈吐儒雅,辞采丰富,普通话流利,时而慷慨陈词,时而潺潺溪流,娓娓而谈,或言已尽而意无穷,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四弦一声如裂帛”……用言语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否则,就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无趣,影响教学效果。

二、用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

要使一堂语文课上得精彩成功,教师必须花大量时间认真备课。第一,研大纲,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不游离于大纲之外,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第二,备教材,反复阅读教材,做到烂熟于胸;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引经据典地加以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第三,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采取相应的教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在上课时,才能对教材熟悉,做到教态自然,胸有成竹,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课堂效率则会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三、用生动活泼的课前五分钟吸引学生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戏,课前五分钟便是戏的序幕,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由学生依座位顺序轮流登台做“小老师”,要求声音响亮,速度适中,表情自然,但内容不定,可以是笑话,可以是即兴表演,可以是成语故事、新闻等等。由于全班学生人人有机会,内容又丰富,可听性强,因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好像给他们“充电”了般,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四、用丰富多彩的课文导入吸引学生

课堂序幕拉开后,怎样导入到课文的教学中去呢?对于一篇新课文,学生总有一种新异感,应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文的感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激发学生自读自悟,真正做到“课依始,趣亦生”。教师应精心设计出灵活多样又恰当的导入方法,如由故事导入,或谜语导入,或歌曲导入,或教具导入,或图画导入,或介绍作者导入,或介绍历史背景导入,或由诗词导入,激起学生探索课文的兴趣,达到用几分钟带动几十分钟的效应。

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

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形式的教法,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放录音、诵读、创设情境、表演、分组讨论、让学生上台讲课、抢答练习题、辩论等方式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综合使用。如《孔乙己》有一定的难度,我便采用引导探究法;《阿Q正传》与《孔乙己》在构思、写法上有较多的相似点,就采取了比较法;大量自然优美通俗的自读课文,可让学生自由诵读,或分小组诵读,或分角色诵读,然后采取以学生讨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论为主的自学辅导式教学;学习古诗词则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陶渊明抚琴醉酒、赏菊游野的隐逸形象,以及李白的飘逸与洒脱;对于戏剧单元的剧本、电影等可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表演。这样教学,学生既不会觉得单调,又了解了几种不同的阅读法,当然就不会觉得枯燥。更重要的是,教学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可感性,大大提高了信息密度,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活力,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六、用有创意的“尾声”吸引学生

一出好的戏剧,既使是尾声,也同样应有余音绕梁的功效,因此,我们在重视课堂主体内容的精巧设计的同时,千万不要轻视课堂临结束的瞬间,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丰富故事情节;也可让学生质疑反思,反弹琵琶,针锋相对,发表独特见解;还可联系实际及时事,让学生发表针砭时弊的新颖见解,或者合作探究,查找收集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如教学《皇帝的新衣》结尾处,让学生写一个续篇,想象皇帝“在举行完游行大典后回到皇宫”将会发生什么?这样就用学生所学的童话知识来训练发散他们的思维,气氛相当活跃。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使学生无意识地参与到了学习中来,学生自学自得,容易体会到成功的欢乐,焕发出学习热情和创造;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唇舌战,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交流、碰撞中达到了训练听说能力、激活思维、提高认识的目的。
因此,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要把握好度,气氛如果过于活跃,易让学生兴奋过度,注意力分散,也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趁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把课堂节奏掌握好,使教学氛围张弛有度,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