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能源基于典型任务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系统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6414 浏览:172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院校应探讨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任务导向与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研究本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运用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模式构建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典型任务;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体系
1672-5727(2013)07-0047-02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汽车石油消耗量每年达到7~11亿桶,成为导致我国石油资源需求和环境破坏与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家提出,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应占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年生产销售电动汽车可达1 000~1 950万辆,市场前景广阔。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支规模与之相适应、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新能源技术人才队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新兴产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笔者拟针对高职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做一些探讨。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总体思路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是以劳动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以人才市场、企业调查、招聘广告、网络媒体等作为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同时采取面谈、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市场调查,了解区域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情况、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需求情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况、学生择业兴趣与意愿的情况等等。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入手,深化和完善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合

一、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的构建
首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及职业技术关键能力。其次,应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确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充分的市场调研是进行专业设置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人才技能需求分析,结合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确定高职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论知识,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具备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试、检测、维护、维修技能,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试、销售、维修等技术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典型任务与职业能力定位分析 聘请来自毕业生就业范围内的企业专家,因为企业专家来自不同企业,其工作内容与性质不尽相同,基本上能保证工作分析的完整性,保证工作模块基本覆盖岗位群。高职院校应综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的新能源汽车核心工作任务分析表(如表1所示),为后继课程体系的构建打好基础。
行动领域归纳 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有些能力是共同的,可依据典型任务中的技术能力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归纳出行动领域;同时,应根据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递进重构,将典型工作任务中需要的知识、技能按教学规律转换为课程,从而确定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转换 任何一种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都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课程是在学习领域中能实现某种职业能力,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几个部分构成的教学单元。要求学习目标能体现培养目标,学习内容能贯穿工作任务,学习时间能包括实践与理论的综合训练。在内容的选取上应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原则。在学习领域内,各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共同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而展开。
1.学习目标的制定。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习目标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帮助学生形成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维修、售后服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方法和专业技能。
2.学习领域的分解。学习目标必须通过内容来体现,学习内容应包括典型工作任务。要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以典型任务完成为载体,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训练;应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构成学习单元,使之条理化,符合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内容确定后,应根据专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联系,划分学习单元,选择教学方法,形成教案。教学实施方案应打破学科体系和章节结构,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任务、项目或案例,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方法,还应在丰富的生产经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框架性教学计划 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层次性,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每个学期都应确定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设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由基础能力到高级能力,由岗位能力到综合能力。同时应该将入学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纳入实训培养体系中。新能源汽车专业框架性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在能源结构调整和汽车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框架。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要求学生的适应性强,因此,在授课形式和内容上都应随行业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国务院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J].汽车实用技术,2012(4):8.
陈柳钦.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业研究,2010(6):15-24.
[3]贺大松.构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11(4):43-45.
[4]傅伟,柳青松,邓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40-42.
[5]唐耀红,何翠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20.
[6]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3-15.
[7]李法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32):92-93.
作者简介:
贺大松(1968—),男,重庆市人,硕士,四川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汽车运用技术和焊接技术研究和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