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策略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24278 浏览:1080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即使教师讲深讲透,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型” 、“记忆型”的,将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领会精神、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对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时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加强过程性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将其从外部注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内部之物。教学中不直接点明所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例如学生在计算4.26÷1.2时,学生会联想到将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但除数1.2转化为12,被除数怎么变化?学生经过思维的无数次碰撞、多次的猜想与验证,最终得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与除数扩大的倍数相同,也就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过尝试会体验到新的问题都经过转化,用旧知识来解决。学生一旦感悟到这种思想,就会联想到加减法和乘法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从而把探究过程延续到课外。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强调反复性

小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领会和掌握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在反复渗透和应用中才能增进理解。例如学生对极限思想的领会就需要一个较长的反复认识过程。如刚认数时,让学生看到自然数0、1、2、3……是“数不完”的,初步体验到自然数有“无限多个”;学生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在举不完的情况下用省略号或字母符号表示……让学生多次经历在有限的时空里去领略“无限”的含义,最终达到对极限思想的理解。同时在具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放慢脚步,使学生在充分地列举、不断地体验中,感悟“无限多、无限逼近”思想。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画了几条对称轴后,我问这样的对称轴画得完吗?有的说画不完,有的说这么小的圆应该画得完吧。于是我让学生继续画,看到学生画得有些不耐烦了,再让他们观察课件演示“不断画”的画面 ,从而确信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数学思想方法较数学知识有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长期地渗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注重系统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由浅入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教师应作长远的规划。一般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随着数学知识的逐步加深而表现出一定的递进性,因而渗透时要体现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层次性。例如在组织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体现出“化归”思想的孕育期:学生计算“36+17”一般有“(30+10)+(6+7)、36+10+7、36+4+1

3、36+20-3”等方法,从中看出学生已经有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识。

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适时显性化

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未成形到成形再到成熟的过程。在教学中,思想方法何时深藏不露,何时显山露水,应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一般而言,在低中年级的新授课中,以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为明线,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暗线。但在知识应用、课堂小结或阶段复习时,根据需要,应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
实践表明,以上策略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时地挖掘和提炼,促使学生去体验、运用思想方法,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和完善的能力结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加强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使学习者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就等于掌握了“万能”的金钥匙受益终生,这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措施。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