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审题怎样在解题中提高审题能力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16277 浏览:701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确定关键词、联系问题情景实际、挖掘隐含条件以及剔除干扰去伪存真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希望对今后的教改和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审题;联系实际;能力
我们不论在平时习题还是测试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般都能从教材中根据原理来解决。明白考题的考查意图,应考者通过分析顺利解决,审题能力便成了关键所在。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联系实际、综合分析等诸多方面。审题的质量就决定了解题用时长短及成败。因此,在日常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怎样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一、审清题意确定关键词

(一)所谓关键词,就是解题时理清思路,顺利突破的词语。找准关键词并深刻理解,对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对如何确定关键词我们用实例加以说明。
例1:在诗句“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江水变绿的原因是( )
A.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B.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C.被子植物大量繁殖 D.岸边绿色植物在水中倒影
解析:我让学生在题干中找关键词,有的认为是“春”,有的认为是“绿”,有的认为是“蓝”,无疑,学生找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解题中我们都要联系所学知识点,由所学的知识点来确定关键词,因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确定关键词为“水变绿”,而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的是藻类植物,由此确定正确答案:A。
例2:被狗咬伤的人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疫苗”,目前疫苗大多是灭活的病菌或一小段DNA制成的,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最后确定答案为:B。但是题干里的关键词一改,答案就变了,如:被疯狗咬伤后及时注射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关键词由“疫苗”变成了“抗毒血清”,答案也随之变为:A。
综上所述,要准确确定关键词,一定要在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找考查点与知识点的结合点,二者相互印证,才能做到审题无误。

(二)用已知联系实际 答题要符合题意

有时候给我们的信息或答案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不符合题意,因此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实际问题。
例3: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消化无关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有5—6米长
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
C.小肠壁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析:通过审题,不难发现,四个选项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紧扣题意,不难选出正确选项D,因为D项答案和小肠的吸收有关。同样道理,把题干中的“消化”改成“吸收”,学生掌握了审题技巧,很快找出正确答案:B.因为与消化有关。

(三)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例4: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表所示,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A.D→B→C→E→A B.D→B→C →A
↘E
C.A→C →B →D D.A→E→C→B→D
↘E↗
解析:根据生物富集的原理,体内有害物质浓度也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也就也高,通过比较不难发现A﹤E﹤C﹤B﹤D,因此应该从C、D中选一个,两个答案本身都无错误,此时,我们就应考虑到隐含条件:一条食物链一般最多有3—4个营养级,所以最后筛选正确选项:C。

(四)剔除干扰因素去伪存真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涉及前沿科学的内容开始在试题中出现。这类试题一般有一个共性的特征:题干长,不相关内容多,甚至有连串的数字,往往使人无从下手。其实,这类试题一般是起点高,落点低,我们通过审题,找到有用的内容,联系所学知识,排除干扰去伪存真,一般会迎刃而解。
例6: 2013年3月份,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一种疾病,导致大量家禽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毁灭性灾难,更加可怕的是,这种疾病也能在野生鸟类和人类之间传播,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618jyw.com
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经过科学家的努力,这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引起的,关于这种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一般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的
B.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繁殖
C.其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所有种类对人都有害
解析:此题前面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疾病的症状和危害,但是与此题考查无关,属于干扰因素,经过甄别,确定为病毒,故答案为:D。
对于干扰因素的确定,一定要看与所学是否有关,而要看与考查是否有关。凡是无关的再多也是干扰因素,不要去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