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强化强化管理对策,打造学校品牌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6836 浏览:23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科教兴国,教育创新”的形成,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教育观念的形成……回顾过去,我们在教育理论、思想方针、政策法规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空前的突破。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去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更有理由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更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管理学校、发展学校,使教师和学生均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先进的办学思想。同时,校长应积极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在对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等作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学校的优势,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1.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变化,利用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塑造已经达不到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不能完全按照教师单方面思维设计并运作的“流水线”,而是变成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并不断完善、富有师生个性的创作过程。
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学”的含义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求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活动,自然就磨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久之也就有了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
3.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绝不能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大一统的“机器生产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只有去关注、研究学生的差异,才能找到适合每个学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接受式学习方式关注的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来的考试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了,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用现代的管理思路促进学校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确立“以人为本、以师兴校”的思想。学校管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创造和谐、、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人文环境,给教职工的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公平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2.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振兴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树立“课改是生命,科研是保证”的思想。只有长期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才能为促进课程改革运筹帷幄,把学校真正办成现代化的新型学校。
3.树立服务意识。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深刻理解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真正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4.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合理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机制是激发教师、学生的积极性的关键。新课程在教学评价上,倡导“以学论教、教为促学”的新理念,所以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三、用优秀的师资队伍支撑学校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高素质的人才达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高素质的人才呼唤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支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发展型教师队伍。
1.树正气,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通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举行专项师德演讲比赛、评选“师德标兵”等措施,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2.炼师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培养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学校应该引领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教学与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结合、学校与教师同行的校本培训新格局。
(1)观念引领。在全体教师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由“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变为“复合型”教师。
(2)人文熏陶。成立教学研究室,名师工作室,建立教师博客阵地,在学校的网站上开展骨干教师网上好书推荐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沙龙等活动,引领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文、史、哲类书籍,提高人文素养。
(3)策略跟进。通过日常化的学习、制度化的培训、合理化的整合,以及激励性的考评制度,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日常生活方式。
(4)加强交流。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邀请专家、名师到校作讲座、上示范课,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观摩活动。对于外出学习的老师,要求他们认真写好学习体会,并在学校开展的业务培训时进行汇报,将好的经验、理念传授给每一位老师。
3.注活力,打造展示舞台。加强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品牌教师和教坛新秀。
(1)实行名教师培养制度。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定期选派教师外出短期学习、培训。加大对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2)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关注青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各类培训及每年一次的基本功比赛,现场论文大赛等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举行优秀教师教学研讨会。挖掘校内优秀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先进经验、策略和智慧,作为学校值得继承的传统和积淀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每学期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学标兵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优秀教师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用特色化教育打造学校品牌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基。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学校就是对学校本身教育资源和办学客观规律的独到认识。所以说,特色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办出特色,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打造学校品牌。
1.树立“特色化教育、教育特色化”的办学思想。以面向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成功教育、健康教育、养成教育等,全力打造生态校园文化品牌。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督导。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评估细则。学校督查室对依法办学、规范办学、特色营造和学校发展目标等情况实行综合评估,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特长,强调个性发展。人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是创造性思维生成发展所必需的土壤,因而,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积极培养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当然,办学特色的形成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个别项目和少数人身上,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几本小册子或一段时间内,而应将办学特色体现在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办学特色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可操作的具体层面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