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树人以基础教育美育目前状况谈立德树人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6467 浏览:198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不禁要问: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美育的本质又是什么?
以下是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谈美育,必须从德育谈起,当下教育者的共识是: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大。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家庭、教师、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如果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我们对德智体美这四者的关系没有理清。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以德育为先,实质上应该是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德育是方向,德育既是独立的教育,同时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面向,智、体、美三育均应贯穿德育的主线,这才是四者正确的关系,所以真正的教育者讲美育必先讲德育。但教育的现实却把德育孤立,德育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和《思品》学科的任务,既然有人负责,又是一门独立学科,好像就分工明确、任务清晰了,于是智、体、美三育好像就与德育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学校中的怪现象就是:除了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知识,不教学生做人,拿成绩衡量品格的行为比比皆是,最终班主任压力大且精力有限,思品教师教育空间有限,如此一来,德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不难!
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把美育异化为“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了其道德教育的本质。美育的提出,源于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他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的观点,希望通过美育独特的精神性、超脱性、创造性、社会性代替宗教信仰对道德教育的作用。至20世纪80年代美育和德、智、体三育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美育观点提出至今,就一直纠缠在“术”和“育”之间,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体、美等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美育被狭隘化为艺术教育,更糟糕的是异化为“术”——升学捷径和课外辅导的实用之术,于是,美育成为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傀儡,浩浩荡荡的艺术生和人潮涌动的艺术班也掩盖不住美育的虚假繁荣。于是艺术教师觉得教授绘画、手工、声乐、器乐等技艺就是在进行美育,“技术审美”的教育观占主导地位,培养出不少“技法纯熟情感空虚”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荫昌先生指出:艺术教育要归位到“育人”的本质上来,正是对当下不良教育现象的警示和提醒。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教授王旭晓撰文呼吁:艺术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美育,她只是实施美育的一种途径。这更是对美育“异化”的审视和批判。
所以,教育者必须对美育进行再认识:美育是采取美感的教育形式,以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教育目的,其本质是审美情感的教育,更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美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绝不仅仅是美术、音乐、戏剧、建筑、文学等形态,这些仅仅是“美之物化”的形式,而美感的教育形式应该是“美的文化”——以“审美”为核心的三个维度的和谐建构:审视作品创作表现之美,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怀之美。
审视作品创作表现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技巧,经典性和代表性的作品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本体之美,启发人的创造思维;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内涵、背景和创作者的人格魅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气质之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怀之美,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对“育人”本质的理解,以美的思想、语言和人格影响人,让学生浸透在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之中,涵养人的道德品格。
实施美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但当下教育重视前两者的居多,如此美育只能实现“美的感受”这一层面,而要达到“美的教育”的更高层次,教育者的人文情怀之美是关键,是“立德树人”之本,缺少这一点,美育就不能真正实现,药家鑫、李刚的悲剧正源于此,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所欠缺的。
“以美的文化,创新思维、陶冶性灵、健全人格”是本人对美育的理解和实践方向。创新思维、陶冶性灵、健全人格这三者,每个都有内外两面,对内是个人的修炼,对外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陶冶性灵是人的精神满足和心灵自愈能力的实现,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健全人格是人的道德建构和知情意行的统一,能够保持社会稳定。以美的文化,实现“真、善、美”的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和谐统一,创新人之思维、陶冶人之性灵、健全人之品格,其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