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走进观察了解走进孩子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10577 浏览:445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受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 的需要”。
由于目的和角度不同,观察方法有多种多样。在我们的观察中,教师为了能更有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指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源于: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用描述和记叙性的语言记录观察对象的动作、对话、活动和行为,从中得出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认识。自然观察法不像抽象观察法那么严格,很少受到限制,所以灵活方便、生动形象。自然观察法又有许多类别,如全程观察、定点观察、系列观察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幼儿传递出的不同信息选择不同的方法。学会观察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道通关。

一、 需要全程观察

案例:给小狗挂盐水吧!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医院。10点30分,活动开始了,笑笑和动动迅速地穿上衣服,打扮成医生等待“病人”前来就诊。10点45分,病人一个也没来,笑笑开始坐不住了,不停地跟外面的小朋友打招呼,请他们来做病人,可是小朋友不理睬,百无聊赖的动动突然发现医院角落里的一只长毛狗,就飞快地跑过去跟笑笑说,我们给小狗看病吧!笑笑说好的,两人开始给狗看病,她们一会儿给狗量体温,随后给小狗吃药,忙了大概10分钟,笑笑说:“啊呀,不对,小狗浑身发抖了,要挂盐水了。”两人忙着为小狗挂上盐水,动动一边挂,一边用手揉小狗的毛毛,轻轻地说:“小狗宝宝,不要抖了,会好的。”笑笑一会儿到“药房”。一会儿到“病床”边,不断地送药送水。隔了5分钟,笑笑说:“动动,不行,我看还是去动手术吧!他好像肚子坏了。”动动说:“好吧!”两人忙着为小狗披上纱巾,装作要去动手术。这时钱老师走过来了,她看到两位小朋友似乎要走,便好心地说:“啊呀,小狗生病了,你们怎么不给挂盐水呢?”两位小朋友看了一眼老师,刚想说什么,老师眼睛巡视着别处,装着很着急地说:“快快,快给小狗挂盐水吧!”说着拿起盐水瓶塞给笑笑,笑笑和动动两人只好再重新来一次,老师满意地又去别处指导了。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耐心、仔细地观察幼儿,掌握孩子的活动情况并作适时的反馈,这是教师指导好幼儿活动的关键。新《纲要》中强调要教师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必须耐心地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的探究行为。案例中,教师没有全程观察两人的活动流程,对幼儿的思维过程缺乏了解,只凭自己在巡视中的即时观察所知,突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作出带有强制性地要孩子们给小狗挂盐水的决定,使孩子们的原本“动手术计划”遭到破坏,孩子们在无可奈何中又开始了教师指定的看病过程。像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区域活动指导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由于班级人数多,幼儿进入区域后老师的观察应接不暇,大多数属于走马观花式的,很少耐下心来,细致地倾听、观察。指导中教师以巡视中所发现的情况为准,根本无暇观察幼儿活动的细部过程,因而也说不上观察幼儿,发现问题。教师这样的观察只是程序而已,因而其指导也多数是无效的,有时甚至不如不指导。
其实,在案例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之间大量的语言交流包含了改进幼儿发展的内容、使区域活动进一步深化的契机。这时教师就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他们说话的内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求,从而创造条件,帮助幼儿更深入地去发展活动过程。从案例中的活动过程看,笑笑和动动两位小朋友是富有创造生和活动主动性的,面对没有病人的场面,她们不是无所事事地闲着,而是主动找病人。当找到“小狗”病人后,两人富有默契感,假想着小狗的病情,不断地为“小狗”的病作出医生的决定。情节是一步一步地深入,趣味性也越来越强。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的活动是笼统的,缺乏细节上的指导,因此,要是教师能全程观察,那么就能根据这些情节,再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如“哎呦,小狗病还没有好,两位医生你们看怎么办呢?”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动手术要准备什么?手术时应该干什么?(如输血、用仪器测血压、麻醉等)相信这样会有助于孩子们玩得更加精彩。可见,我们的老师要多听少讲,特别是在区域活动,教师要尽量安排好区角活动的指导,有意识地作全程观察,有的放矢地作调节,在了解活动的前提下再作决定,等到孩子玩不下去了,教师再出手也来得及。

二、学会定点观察

案例 :找平衡 大班科学探索区,老师按幼儿的水平设置了多组活动,每组活动又有不同的层次。有11位小朋友分别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各组活动,徐老师今天重点观察这11位小朋友的活动情况。其中瑞曦、小权、宝宝、青青小朋友选择了第三阶段的称圣女果并记录(找平衡的条件);新语、琦琦小朋友玩第二阶段把它们变平衡的游戏 ;路路小朋友玩秤。活动开始了,瑞曦将8颗圣女果放进秤盘,由于秤是用木棒自己做的,比较粗糙,再加上瑞曦打秤杆时动作太大,秤砣要么放得太外面,秤杆往下掉,秤砣也不停地啪嗒啪嗒往下掉,要么太靠里,秤杆往上翘,惹得大家不住地向她张望。瑞曦一开始还是笑眯眯的,动作也漫不经心,称一次瞧一下别人。她尝试了6次,后来几次动作一次比一次快,有时想也没想好就做,都没有成功,焦急的情绪写在脸上了,看老师过来了,慌忙在记录纸上随意地标了一个记号。徐老师看在眼里,轻轻地走过去,“瑞曦,你先称,称好了再记;慢一点称,先想一想,再试一试,好吗?”瑞曦紧张地点点头,又尝试了一次,那杆秤似乎跟她作对似地老住上翘。董老师问:“瑞曦,你的秤不能保持平衡,你觉得问题在哪里呀?”瑞曦装作思考状,眼睛不住地看老师。“你先看看旁边的诚诚。”瑞曦停止手中的活,认真地看诚诚称,徐老师也和瑞曦一起看。只见诚诚小心地把秤砣拨出去,不一会儿就平衡了。诚诚一称好,看也没看秤砣在哪个就马上收拢秤砣,去记录了。徐老师一边叫瑞曦再试一试,一边观察诚诚是怎么记录的,只见他在表示6颗的秤杆上随意地标了一个位置,2颗、4颗他也已经称好了,但记录纸上的秤砣比6颗的还要靠外。那边瑞曦终于称平衡了,她高兴地大声说:“徐老师,成功了。”徐老师也高兴地说:“赶快记下来。”徐老师指着诚诚的记录纸说:“诚诚,6颗果子时秤砣的位置怎么比4颗果子的秤砣位置要近呢?” “对呀!”“你再称给老师看一次。”诚诚先称4颗,称稳了马上又收拢。徐老师问:“诚诚,你刚才看清了吗?秤砣停在秤杆的什么地方?”“这里。”他随便点了一。“是这里吗?”“这里。”他又换了个地方。“你再称一称,到底在哪里?”诚诚称好后总算仔细地数了数,摸了摸头说:“我知道了。”随即诚诚修改了前面的记录。活动中我们看到瑞曦不能使秤保持平衡,说明瑞曦其实应该处在第二层次发展水平上。诚诚会称但在记录时手指的与实际不一致,随意记录,说明诚诚不会记录,而且他随意地乱记不容易发现平衡的条件。因此说,作为指导者——徐老师非常准确地观察到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了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材料,材料符合幼儿真实水平,具有意义上的“问题”。活动中老师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如她注意到了瑞曦多次不能使秤平衡的情况,以及在瑞曦观察诚诚称果子时及时发现诚诚记录的问题。老师观察的视角比较广,在利于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时刻(即产生认知冲突时)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运用支架式教学进行指导。老师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介入,以问题为媒介作为瑞曦、诚诚等幼儿解决问题的支架,使他们学到了调节平衡的方法、发现平衡的条件。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善于耐心倾听,不急于给幼儿提供帮助,而是通过材料、问题等媒介引导幼儿独立探索,帮助幼儿解决困惑。老师观察到位,措施有效,所以师生互动和谐。
观察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以及观察在我们工作中不占有的比重。不同的观察方法对老师的工作有不同的意义,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他们之间都有共通之处。

1.观察就及时,应抓住本质

观察是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便帮助教师作出科学的判断。当孩子们挑战新的活动时,会遇到我们教师预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孩子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案例2中的瑞曦和诚诚,案例3中的浩浩。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不要忙着指导,而应该耐心、细致地静观孩子的细微变化。到处走马观花的结果只能是看不到幼儿真正的需求。面对大量的观察内容,教师要善于从瞬间的零星的感受中归纳出一定的规律,看到幼儿在游戏背后的思维及发展水平。

2.观察记录就详细、客观

教师就尽可能地记全、记详观察结果,着重描述活动、游戏中的幼儿行为特点,以便有针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提供适宜的活动条件,促进幼儿各类活动的深入发展和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在游戏时,能否自选主题,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分配角色、与同伴交往,活动中是否碰到如何解决,等等。记录过程中尽量按客观的要求做,不能凭老师的想当然。另一方面,观察记录也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例如角色游戏中,老师应重点观察幼儿选择主题、角色分工、情节发展(创造性想象)、同伴合作等方面。在观察记录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善于静静地听幼儿、看幼儿,不破坏幼儿的活动方式或思维方式,否则就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