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谈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958 浏览:98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大学教育也由上世纪的精英教育转化为了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接受到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也对现代教育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秉承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去教书育人,更要在尊重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去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体育;教学思路

一、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新时期的体育课程要以教授运动技能为中心,让学生掌握几门实用的运动技能和具有终身体育的习惯为最终目的。结合到地方和学校的教学特点,笔者认为,体育课程更应当作为文、理科基础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也可以作为他们截然不同的又一极端,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内容中,参与和从事不同的学习形式。最终,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能够强身健体,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能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学有所成,能够真正达到学科开设的目的。
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还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有所调整,让教师不再以严师的姿态出现,而是以朋友的角色现身,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不再害怕问老师问题,甚至可以在练习累了休息时与老师畅谈很多未来的人生等实际问题。总而言之,轻松的氛围必不可少,快乐和健康才是最终目的,教师要紧扣以上主题去开展教学行为。

二、体育教学要强化德育功能

放眼高中阶段的所有学习科目,没有任何学科比体育课程在德育教育中更有优势。传统的文科教育往往不容易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而单刀直入去讲解往往又适得其反,让学生主观上很不愿意接受。体育课程恰恰以其开放性、趣味性、竞技性等特点,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很多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的同时,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这样适时切入德育教育,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例如,高中体育教学会依据年级的不同,向男学生们教授篮球运动,从运球、上篮、投篮等基本功以及规则、判罚等讲起,直至教给学生一些战术配合,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乃至课余时间都将篮球作为校园内的锻炼和娱乐形式。虽然在一些规则的讲解上教师三令五申,但是由于青少年年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难免争强好胜,在分组对抗中,动作过大或者侵犯对方人身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去开阔学生的心胸,让他们真正了解“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今后在对抗型体育运动中自己该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这些一旦从习惯成为自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养成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礼让对方的习惯,体育的德育功能可见一斑。
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尝试加大体育史教学力度。高中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崇拜一些偶像的年龄,加之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刘翔等高水平运动员,他们的故事学生们更是爱听,在讲解姚明等知名运动员成名之前训练、学习道路上的顽强拼搏和刻苦努力时,学生们都会受到感染,在心中形成自己也要拼搏的暖流,再佐以例如姚明说过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却注定失败”等这些话语,很多学生一次就能记住,这些都会让他们明白,一切都来之不易,只有努力把握在学校的时光,才有可能给自己换一个好的未来。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姚明拒绝为本田汽车做广告等一些知名运动员爱国的表现,让学生充满爱国热情,去渴望有朝一日为国争光。

三、要打造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平台

新课标着重强调,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学要秉承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同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硬件条件,去实施创新教育。要充分在体育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起好主导作用,让学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收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
要真正打造出新课标倡导的新型教学环境,首先需要教师这个主导者对课程的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真正意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实效的好坏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将体育学科的开设价值最大化。笔者认为,教师要以朋友的姿态去走近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减少隔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述自己的看法。同时,由于体育课的教学过程还是要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收获运动技能为目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在教学器材或运动器械配备上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练习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施全面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很重视他,很在意他。
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方面,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给身体天赋和技术动作掌握好坏的学生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鼓励性评价,积极保持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课堂中主动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更有了坚实的保证,教学实效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此外,在打造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平台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龚坚.现代体育教学论[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