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径语文尝试学习实践路径及价值大专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11775 浏览:46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尝试学习是指教师出示尝试题,学生自学、先练,暴露出问题,教师再讲的一种学习方式。尝试学习不是新生的事物,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流行的程序教学、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北京等地中小学的尝试改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数学自学辅导实验”以及七八十年代苏联赞科夫提出的“新教学论体系”、巴班斯基的“学习最优化”、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武汉地区“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顾泠沅的青浦实验以及邱学华提出的“尝试学习”都是倡导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都是成功的典型。近年来,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永威经验,都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尝试学习。可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仍不能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缺乏规律性。洋思中学刘金玉老师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上执教的《老王》一课,成功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语文教学模式,有着明晰的课堂实践路径,凸显了尝试学习的实践价值,能够就教学中的困惑给教师提供反思和借鉴,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有着积极意义。

一、尝试学习的实践路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邱学华先生倡导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理念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强调学生在先,教师在后;都是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是相信学生,以学生为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尝试学习策略,刘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给我们指出了可行的路径。

(一)在“先学”中尝试

“先学”是指在课堂上,在老师科学的引领下,学生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先学”是个体尝试学习。
教师首先出示学习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察作者表达的情感,品味关键语句的内涵”,然后出示自学指导和自学尝试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不懂的词自己查字典解决;同时,运用“勾画圈点法”和“批注法”,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10分钟后,比谁分析得正确,理解得深刻。
从课例中可以看出,“先学”要有老师的科学引领:自学尝试题直接指向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尝试自学中有了明确的内容和明确的方向;“自读法、运用工具书法、勾画圈点法和批注法”等又指给学生基本的方法策略;“10分钟后,比谁分析正确,理解深刻”,蕴含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先学”强调的应是个体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内容用于解决新的问题。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应注重学生内部的认知重组过程,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布鲁纳也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也就说明了学生“先学”的必要性。“先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主动尝试去发现、同化新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改组和重新组合加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先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轨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索精神,是个体尝试学习。

(二)在“后教”中尝试

“后教”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学习中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后教”是集体尝试学习。我们不妨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
师:说一说,“我”的“善良”表现在什么地方?同桌一起研究一下。
生(在台前展示):“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这里能够看出“我”的善良。
生:我认为这是写她女儿善良的,女儿的善良是“我”的影响教育,是侧面写出“我”的善良。
生:我认为从作者的语言“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可以看出“我”对老王的关心,能够表现“我”的善良。
生:从作者的行为上看,文中说老王“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但是“我”却经常坐老王的三轮,可以看出“我”的善良,具有同情心。
生:文中写道“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从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
……
从上面的案例中,首先可以看出,“后教”是“兵教兵”的集体尝试学习。“后教”是以“先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集体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和反馈,是学生间合作,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尝试活动。从建构主义学习观来看,“后教”要求教师不能将知识过早语言化,应重视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交流和质疑,促成问题的解决。“后教”是遵循主体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取多样性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调整、完善“先学”阶段形成的认知结构,进而丰富元认知知识,提高元认知能力。其次,“后教”还包括教师的“教”,即立足学生本身,“会”的不教,教“不会的”;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不妨结合案例来看:
案例三:
师:对于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还不够,要从文中继续找依据。我们来齐读第十七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节。
生(齐读):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师:这时候,老王怎么样了?
生:去世了。
师:作者知道吗?品味一下,说明了什么?
生:老王去世,作者应该知道的。她竟然不知道,说明对老王关心还不够,没把他当亲人看待,而老王对她一家这么好,所以作者应该感到愧怍。
可以看出,这里的“后教”,指的是教师在学生不会进一步结合文句来充分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时,才适时出场,依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进行相应地引导,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教”理解为“引导”,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教”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更好地去“学”。施良方认为,“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学生是尝试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的角色应是促进者、合作者、支持者、信息提供者和学习情境的创设者,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先学后教,不学不教。“后教”既有学生间互教式的集体尝试学习,也有教师引导下的个体尝试学习。

(三)在“当堂训练”中尝试

“当堂训练”是指在课堂上,在先学和后教的基础上,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当堂训练”是个体尝试学习。
案例四:
师: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下面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然后说说你真实的感受和感悟。
这样的尝试训练题,意在走出文本,走向生活。在尝试交流中,学生能够把从书上获得的正确的情感表现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再现了文本中的老王。有的学生讲述遇到了一些乐善好施的人,他们自己贫困还要照顾周围的人,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善良以及自己的态度心情;有的学生讲述了扫地工的辛苦和生活的朴素,并且有着善良的品格,自己也能帮着扫地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学生讲述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艰辛和心地善良,自己却不能为别人分忧解难而感到惭愧。
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课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积累。那么,什么时间训练最有效?我们认为,“当堂训练”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评价学习成果,是有效的训练。学生在先学、后教阶段获取的认知、技能、情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师需要提供练习给以反馈、调节、矫正和强化。“当堂训练”能够把握时机,讲究效度,学习评价更真实。如果把训练放在课后,学生可能查阅资料,参,抄袭别人等,反馈落后,容易造成尝试活动流于形式,失去真实性。

二、尝试学习的实践价值:全程、高效、真实

(一)依托三个步骤,实现全程尝试

三个步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全程尝试:个体尝试——集体尝试——个体尝试。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中渗透了尝试:“先学”时,依据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尝试题,学生有“章”可循,积极进行个体尝试、自主探究;“后教”时,生生互动,集体尝试、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时,学生将获得的认知情感还原于生活,又一次自我尝试,自我探究,提升认知,发展情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步骤组成的课堂结构不是平行的,渗入其中的尝试体验也不是并列的,而是遵循思维、认知的发展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获取、巩固和深化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结构无疑是科学、有序、易操作的,这就改变了课堂组织的无序性。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认知结构;建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刘老师就把获取知识权、认知权、建构权统统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步步尝试,全过程尝试。这样就解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解放了教师的包办思想,给了学生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紧扣三个要素,创设高效尝试

邱学华认为,尝试活动由三个要素构成,“尝试活动的主体、尝试问题和探测活动”。
语文课堂尝试学习是尝试活动的一部分,必然要紧扣三个要素展开。尝试的主体是学生;尝试问题是指针对学习目标拟定的尝试题,连同教材一起都成为学生研究的客体;而探测活动是联系主体和问题的纽带,是尝试主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再具体便是尝试学习的程序或路径,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创设高效尝试,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从尝试主体上看,学生是根本。人本主义者主张,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知觉世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便谈不上尝试,谈到尝试,则必是学生的尝试。学生与尝试密不可分,割裂了两者便是偏离了新课标精神,背弃了教育规律。从尝试题来看,要研究课标,研究学情,研究编者,研究教材,要与学习目标的达成相统一。尝试题忌泛忌滥,要少而精。刘老师统筹兼顾,恰当设定尝试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给学生留足时间来解读文本,尝试探究,这样的尝试才是高效尝试。同时,改变了教师课堂讲得过多、统得过死或问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题繁杂、浅尝辄止、低效尝试的现象。从探测活动来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实现高效尝试的载体,且科学、简捷、实用,是值得借鉴的尝试路径。
尝试教学论倡导,教学过程要体现三个为主的思想,“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同样是有价值的。

(三)摒弃三个环节,追求真实尝试

这节《老王》课,虽然没有课前预习,没有新课导入,没有课后作业,但是整个课堂结构仍是完整紧凑的,原因就在于刘老师追求的是真实尝试的课堂。
刘老师认为,“成功的课堂应取消预习,应将预习题移至课堂,让学生‘先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让学生的‘预习’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暴露出真问题,从而使课堂给以‘高效’解决真的问题,使学生得到真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3]。
刘老师认为,“精彩导入表面看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实际上违背了真实的学习状态。学生是要自己来学习的,一旦脱离了教师,谁来导入?事实上,过多的所谓精彩导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可能束缚学生,捆住学生,压住学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真正自我的发展”[4]。看来,他没有否定导入,否定的只是“过多的所谓精彩导入”以及这种导入起到的适得其反的效果。他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去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追求自然真实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动机需求。
课后作业对教学活动本身而言,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可是,对学生自身而言,课后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焦虑意识,造成课后的机械学习和厌恶情绪,未必是主体的积极需求。洋思中学进行了改革,要求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课后不布置或限量布置巩固性作业。课后作业课堂化,避免作业做假,低效劳动,追求真实尝试,学习才会高效。当然,根据学习的实际需要,可以整节课来进行作业训练,可以整节课“先学”,也可以整节课“后教”,模式不是僵化的,但是学生的尝试学习必须是真实的,紧张的,有效的。
刘金玉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展示了尝试学习的实践特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尝试学习实践,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邱学华.尝试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刘金玉.“顺”与“不顺”:评价一堂课好差的重要标准——从“国际视野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说开去[J].文教资料,2007,(22).
[4]刘金玉.教真正的语文,做真正的语文教师[J].语文教学通讯,2010,(32).
(李洪举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