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课堂教学合作,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封面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20164 浏览:860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有效开展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将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激发兴趣 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 激励评价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作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亦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我们应当努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思维的敏锐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一、小组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时,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性教学已经顺利地叩开了科学课的大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因此,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知识的热情。
1.课堂引趣。要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首先要“精”字当头。要根据所学的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迷设障等,但不能冗长。其次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学习。例如,我在教学《汽化和液化》一课时,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大雾天上学路上有什么感觉?这时全班同学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雾把我们的衣服都打湿了,眼镜片模糊……紧接着问:雾是怎么出现的?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不知不觉进入了新课内容的学习,趁热打铁,及时把导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同时提示学生要敢于作出猜想、假设,在合作交流时进行探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验引趣。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例如,在做氢气的爆鸣实验时,我选用一个钢质的玩具大炮。首先在炮筒内充满纯净的氢气,用电火花点火,没有现象发生。这时我打开活塞让学生检查是否出了什么“问题”——实际是借机放点空气进去。由于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学生肯定找不到“问题”,当我再次点火时,学生还以为不会有现象。但是,由于炮筒里的气体已经不再是纯净的氢气,而是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爆鸣气,所以点火后发出剧烈的爆鸣声,活塞象一样飞出很远(试验要控制好安全)。通过这一实验,将学生的兴趣提高到了极点,接着顺势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为什么”,进而得出了结论,掌握了知识要点。
3.谜语引趣。如在讲解《空气和水》一节时,可借助一些与之有关的谜语。如,“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谜底:打一自然物)。再如,“不洗很干净,洗了不干净,不洗可以吃,洗了不能吃”(谜底:打一自然物)。组织学生简单讨论得出谜底,这些谜语儿童化,趣味浓,学生爱听,增加了他们对空气和水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充满自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

二、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和刨根问底的心智特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使科学课堂活起来。有些可操作性强的演示实验也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体验,这样才能将知识记牢,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体验,可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实验。比如,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验材料或者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废品来制作“小孔成像仪”,这样既变废为宝,又可以增加学习的情趣。通过合作实验,很直观地观察到了光的直线传播途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道题是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先让学生猜想和预测,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验证,结果与他们的猜想大相径庭,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起,纷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纷跃跃欲试,在课堂上非常投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小组合作探究,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课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主阵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小组合作上要作出大胆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地创建“生命化课堂”的学习氛围。所谓生命化课堂就是一种“遂生命的本性、顺遂生命的独特性”的理念,要求“顺遂生命各个层次的需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依赖差异”,以前传统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早已不适合于我们的“生命化课堂”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把全班学生按照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乐于助人、性格开朗、责任心强等方面分成四个层次,采用异质分组,共分为12个组,每个小组要包括各个层次的学生,以基本上能保证每个小组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第一层次的学生为1号,1号是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是小组合作的支撑点,组里的2、3号同学基本上能达到与组长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手,4号学生的分配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如果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那就要看他与哪个组长比较谈得来,比较佩服谁就把他分到哪个组。再怎么细致的分组也不可能绝对平均,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教师在旁指导,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不去思考。

四、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展现评价的生命活力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责备如同锤的打击,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而赏识、成功激励犹如水的载歌载舞,所以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激励。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时,开展“假如我是一株被带到火星上的小草”的小组探究,设立积极发言奖、最佳拍档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进步奖等,努力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此外,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或退步,可将近期的几次成绩绘制成学习走势图,让学生自我比较,对优生来说,更能激发他们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对学困生来说,“今天的我”胜过了“昨天的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逐步走向成功。当然,学生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挫折,这时要帮助学生看到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要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成功,体验成功。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某些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
德国哲学家叔辛华曾经对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做过这样的论述:“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靠我们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来就是一门大学问。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素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这样,学生的智育才得以真正发展,学习能力才得以提高,新课程实施才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柴西琴 《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2006.8
[3]王德鹏《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师生交往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http://.cn(人民教育出版网站)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