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兴趣课堂激发了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7355 浏览:240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困生懒于思考,不像其他学生一样具有较强的表达意识,课堂上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不善于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进而放弃学习。教育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培养与激发,因此我们要设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与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
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的学科,因此,如何利用这个学科特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重点中的挑战。
经过探索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上坚持以一种的教学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以课堂去激发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有一个关于心理气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没有热情;只有在领导、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水涨船高。
因此,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贯彻了以下三方面的做法,以期达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1)尊重、肯定学生,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2)平等的表达机会,激发学生向学的兴趣。(3)坚持“三疑一信”,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展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兴趣。

一、激发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做法

以班里一名学困生汤××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提起汤××的名字,各科老师都觉得头疼。他的成绩差,并且思想有些“偏激”,因此很多科目的老师都不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怕他扰乱课堂。久而久之,他也从不站起来回答问题,一个人在课堂上郁郁寡欢。
相反地,我在语文课堂上对汤××从不排斥,并且鼓励他回答问题,并做到了:

1.尊重、肯定学生,激发学困生表达的兴趣

教育首先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这种自由精神尤其应该体现在对学生心灵自由的尊重。学困生在课堂上不爱发言,或许是他有被轻视的心态而不敢举手回答。而实行课堂就是要尊重他、肯定他、鼓励他起来回答问题,激发他表达的兴趣。汤××在经过我几次课堂上的盛情邀请后,终于肯站起来回答问题了。由于他太久没有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以至于失去了想要表达的兴趣。而语文,正是一门学习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的学科,所以,我肯定他、鼓励他:“老师相信你可以给我们解答”,激发他的表达兴趣。

2.平等的表达机会,激发学困生向学的兴趣

汤××因为成绩差和思维方式较为独特,以前的回答离“标准答案”太远,以至于老师们不愿意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而的课堂是要给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表达机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困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而不是“封杀”他们。学困生的认识也许较肤浅,他们的看法也许较片面甚至有错误之处,但教师绝对不能因为他们的“幼稚”而剥夺学困生思考的权利。因此,我鼓励学困生起来回答问题,无疑是向他传达一种他也有“平等”表达的机会,激发了他向学的兴趣,让他觉得,只要他有想法,就可以和别的同学一样,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他才会有要学和想学的意愿,才会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去思考。

3.鼓励“三疑一信”,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展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兴趣

我一直鼓励学生遵守“三疑一信”的原则。三疑是“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怀疑老师”“敢于怀疑名家”,一信是“勇于相信自己”。“三疑”是要帮助学生破除迷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课本的迷信,对老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我明确告诉学生:“这些‘意见’只是给你们独立思考时的参考,而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对某篇课文的看法,你们要忠于自己的想法,不能屈服于‘迷信’。”在这样的前提下,班里的学生们都能够畅所欲言,相信自己的想法,勇敢质疑。汤××有时候的观点有些偏激甚至偏离,但我从不苛责,只是说:“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你的探索精神是很值得表扬的!”的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并且提倡学生与教师开展观点争鸣。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说错,“拒绝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但在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上,已经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自由思考,也激发了他们展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兴趣。渐渐地,汤××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在课堂上非常活跃,他的语文成绩也渐渐提高。他变得爱发言、勤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自信感逐日加强。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喜欢上语文课,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上语文课。”至此,我已成功地用课堂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应注意两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课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身份上的,即教师和学生平等,优秀生和学困生平等。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即思想交流的平等。只有在身份和思想交流上平等自由,才有可能营造课堂的氛围,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身份上的

身份上的平等即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质疑老师,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优秀生和学困生平等,每个学生都有平等表达自己的机会。对于学困生不是指责,而是呵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为学困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平等的表达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

2.思想上的

思想上的即思想交流的平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的学科,因此,利用这个学科特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无论是老师还是课本、权威,都可以进行观点争鸣。因为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尊重学生、信赖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自己喜欢上语文课的“头脑风暴”,从而达到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高低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学习成绩优和差的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兴趣范围较广,差等生往往学习兴趣范围较窄。因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课堂做到了这一点,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