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堂教学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24519 浏览:1096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它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教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信心 。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

二、设置科学的课堂提问问题

1、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巨石,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 。
[师]你们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
[生](有少部分学生轻轻地说)不可能。
[师]请你把你的年龄乘以3减去7,最后除以2,然后说出运算后的结果!
[生](争先恐后)19、1

7.5、16

[师] 15岁、14岁、13岁
[生](学生对老师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 你们想知道秘诀吗?
[生](异口同声)想……
此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他们也能猜出他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2、启发式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用分割的思想启发学生获得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的教学片断:
[师]:(用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分割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n边形得出公式后)“大家还能再用分割的方法,得到这个公式吗?”
[生1]: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180°(n-2)。(欣赏的眼神)
[生2]:“老师,我们有第三种方法”。 并走到黑板前画图讲解,只见她在黑板上画了图,又在其中一边上取一点p,然后向各顶点连线,也得到了多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1,所以这些三角形所有的内角和为180°(n-1),由于所有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都在点p上,组成一个平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减去,因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1)-180°,即为180°(n-2)。(掌声)
[生3]:“我第四种方法有了!”另一位同学快步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多边形,在多边形的外边取了一个点p,然后从点p向各个顶点连线,这样就可以得到(n—1)个三角形,这(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n—1),其中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应减去。n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n—1) -180°=180°(n-2) (长久的掌声) 。
反思: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3、新颖式提问

例如,在“求矩形面积的最值问题”专题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周长一定时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什么情况?
[生]正方形的时候!
[师]若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 60米 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
[生]很多同学根据原有经验,马上说:“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
[师] “那么最大面积是多少?”
[生] 60÷3=2,最大面积S=20 ×20=400。
[师]“老师如果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计出一个面积大于400的长方形呢?”[生]情绪高涨,迫切地希望知道我的结果。
[师]“如图,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12,另一边长为36时,长方形的面积为432,大于400。”
[生]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寻找比432更大的。
[师]“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求出这个最大值呢?”带着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索过程: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60x=-2(x-30x)=-2(x-30x+225)+450=-2(x-15)+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这个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从而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4、诱思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这种境界,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因此,诱思式提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也要控制难度,保护学生探索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乘法公式—平方差》的新课导入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则“请你评判”的故事:张三租了李四的一块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土地,有一天李四找到他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 5米 另一边增加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不吃亏,你看如何?张三立即点头应允。
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张

三、你会答应吗?请说明理由。

感受:通过故事情境中“张三会不会吃亏”的分析(多项式乘法的回顾),诱发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急于想知道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生活问题转变成我们熟知的数学问题,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学生们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索。

三、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知识思维的发展,只能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以知识、例题为载体,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渗透类比思想。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迁移,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直观、明了。列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次课或几个例子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作业,预习作业,及时反馈。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课堂练习,实际上课堂练习是检测当堂课是 否有效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首先在其设计上应讲求紧扣知识点,难度不应太大,不宜太综合,题型应多样化,一般以选择、填空、判断为主,适当的进行变式训将某一知识内化。
如果发现课堂练习中很多错误,除了要及时纠正外,课后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是哪个环节没处理好,甚至还应在这节内容上花时间,直到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课后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我们也不能忽视,一般来说应全批全改,批改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反思,对学生的不同的解法进行分析,找到他们的亮点和不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更不能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缺漏就会日积月累不断的多起来,因此及时的课堂作业讲评也是提高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很多很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今后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和实验,总结和分析,不断的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才能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张大华.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0).
陈米华. 浅谈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