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学方法《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策略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6737 浏览:19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正在形成、发展的人才市场服务。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各个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果。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应用性为目的,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学的注重点应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一、精心设计,培养直接学习兴趣

精美作品的展示,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WORD应用教程时,我先演示了一份用WORD编辑的很美观、精致的晚报,晚报中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图像,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学生们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并且各自展开了想象,思考着这个设计如何可以完成。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我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的授课做好了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边学边用,激发间接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更是独具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激发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例如,在讲到Windows中“画图”时,可拿一个学生的照片作为背景,当学生看到时,都会非常感兴趣;接下来,就让学生将他们用这个画图软件画的第一幅作品,做成Windows桌面的“墙纸”,当学生看到“桌面”上摆的是他自己的作品,心中自然兴奋不已。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三、细化任务,培养其创新能力

“任务”是指将教学目标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目标驱动,细化任务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解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因为内容较为复杂,涉及操作多,很多学生都觉得没信心,有畏难情绪。后来,我事先做了个精美的文档,并通过演示把教学任务进行分解,指出实现该文档主要是完成图片插入、文字环绕和图片编辑。针对三方面任务,又分别进行了演示教学。在学生练习时,我发现学生掌握程度较好,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下,还又插入一些其它图片,并进行图片编辑美化。还有学生问:能否找到一些更漂亮的图片也插入到文档中,于是告诉他们,我们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或从其他地方复制,也可以通过数码相机获得图片等。同学表现出极大兴趣,最后我要求学生课外做一个作品,要求要适当排版,可插入个人照片或风景图片等。从上交作业来看,有个人简历,贺卡等等,同学做得都非常不错,很有创新能力。

四、因材施教,探索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中职学生之间的操作水平差异更为明显。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更为不一样。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我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法,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作为教师,在上机实习前,针对本节内容设计一些深浅不一的学习任务,并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都包括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弱的同学,选出其中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既调动学习基础好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操作,更进一步;也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有信心往前赶。这样,不仅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和协作精神,又提高了体的学习效益。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老师必须与其同步,更新教学观念,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