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幼小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4730 浏览:145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根据对当前幼小衔接问题的实际分析,发现了幼小衔接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若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个机构的共同努力,要严格坚守终身教育理念,从而对儿童进行适应其能力发展的全面且系统的幼小衔接教育。
关键词:幼小衔接;终身教育;断层
所谓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在二者过渡教育上所进行的相互连接。而所谓的幼小衔接指的是在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时期,家长、学校、幼儿一同参与到教育中来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是针对幼儿在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时期所要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幼儿园教育显然与小学教育有着很大区别,但是由于此过渡期的初始者是幼儿园,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使孩子们能够尽可能快速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教育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的学前教育阶段。因此我们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小学与幼儿园之间搭建起一座畅通的桥梁,以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的完美过渡。

一、幼小衔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近20年的教学实践,并通过对我国目前幼小衔接状况的具体分析,发现幼小衔接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单向性
现今许多地区的幼儿园都在努力贯彻教育要旨,积极展开各项有效工作,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力求与小学教育靠拢。然而小学方面尚未为幼儿的各方面特点考虑周全,还没有与幼儿园主动形成对接,因此在衔接问题上工作重心全倒向了幼儿园。
2.片面性
有很多幼儿园认为衔接重点应在知识方面,因此十分注重与小学即将学习的基础课程的衔接。这样一来便忽略对学生适应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生活经验的培养。另一方面,幼儿园没能全面地为孩子们考虑,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他们,在关心照顾以满足他们生理健康的同时,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3.形式化
在衔接工作上未能充分重视内容与过程,从而导致其层次浅,只停留于表面。例如,幼儿园的大班教学将教室布置陈设改变得类似于小学,延长上课时间,缩短游戏时间,或是组织学生到小学参观。这些都过于形式化,未能从根本上进行衔接。
上述做法,明显存在着弊端,不仅未能促进学生发展即将进入小学的适应能力,还为孩子发展添置了新的问题。例如提前向学生们讲授小学的内容,从一方面来说确实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们的思想还很简单,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他们会认为那是自己已经学过的东西,从而产生倦怠的思想,并从一开始便养成不认真听讲的不良习惯。待到所“储备”的知识能力用完之后,就不存在任何的优势了。然而孩子们却因之前的习惯,缺乏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便导致了学生在才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就出现一系列无法适应学习的困难。再者,幼儿园的教师不似小学的教师那样,有着充分专业的训练,他们对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不能做到完全了解。

二、导致幼小衔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幼小衔接的断层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期间存在着一定的断层问题,幼儿教师未能够全面理解衔接问题从而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片面性。来自德国的哈克教师曾经指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另外,哈克教授还根据研究发现,正处于幼小衔接这个特殊阶段的时候,一般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断层: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学习环境的断层。对幼儿园和小学进行了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从中发现有几项不同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首先,在教学时间问题上,幼儿园用来教学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到1个半小时左右,其余的时间用来做游戏、劳动等。而小学则有明确规定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一天有六节课。其次在管理方式上,幼儿园进行的是一日活动的五交替,而小学的教学则是严格按照一定的作息时间制度。其三,在教学形式上,幼儿园大多采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娱乐中慢慢积累生活经验,增长见识,并非正规的学习。而小学教育则是严格根据教育大纲,教师要根据教育计划来制订教学内容,课堂所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以及最后的学习掌握程度,属于正式教育;其四,在师生关系上,幼儿园实行的是二教一保,即教师和保育员,以方便能够随时照顾到孩子,小学则只有教师。

2.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与影响

在衔接教育的实际操作中,所显现出来的现象大多是幼儿园在唱主角,忽视小学的协调工作。长时间以来,幼小的衔接工作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多数关注的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或是初中与高中的衔接。这样一来便在思维上形成了一种习惯,认为幼小衔接的工作重心在幼儿园,而与小学并没有多大关系。正是受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教师对于初入小学的幼儿的心理特点没能做到充分理解,没能及时培养孩子们的适应性和入学准备,再加忽视了与幼儿园的协调,致使幼小衔接的工作变成单向工作。
所以,长期以来幼小衔接工作未能得以充分实施,其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缺乏全面认知,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过于片面。这种现象若不予以遏制,将会导致教育断层的进一步加剧,使幼小衔接工作无法得以深入全面的开展。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正所谓人生无常,生活中处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换。因此,我们要在幼儿时期便开始注重人的适应能力培养。首先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要求孩子们逐渐独立起来,如让孩子们正确地穿衣、裤、鞋、袜。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关心孩子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从而对于那些生活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特别耐心的辅导与教育,督促他们能够将一件日常生活事情顺利完成,最终促进孩子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以牢牢把握大班孩子竞争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开展“比比谁的坐姿美、优秀值日生、穿衣小冠军”等小比赛。这样一来,既丰富了课堂又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学习适应能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促使人们对该事物的心理活动活跃化,成为人们积极探索的内心驱动力。对孩子们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大班之后,教师要开始重视培养孩子们的书面语言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还要开始培养孩子们的认字识字的兴趣,从而为孩子们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经常利用绘本教学,举行看图说话等活动,让孩子们带自己所喜欢的故事书来幼儿园,然后抽空组织讲故事比赛;或由教师向孩子们朗读报纸内容,让孩子们对新闻等书面语言都能够有所接触、接受。为了帮助孩子们识字,教师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如准备与汉字相关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能够从中了解汉字的特点。

五、两类教育机构要求同存异

两类教育机构在进行衔接工作的时候既要充分结合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还要加强孩子们发展的内在联系,重视孩子们的智能以及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另外还要关注孩子们的生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孩子们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儿童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两个阶段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及阶段性。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们的身心发生转变是必然的,所以处于此阶段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握规律,防止一系列衔接问题的发生。通过教育实践,我们发现,若是只单纯从幼小相互靠拢的外部条件或形式来搜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是不够理智的,更重要的在于要找出孩子在幼儿园与小学奠基阶段持续发展的内容。另外,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反思,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衔接教育,而不是将工作重点只放在“衔接”二字上。
总之,做好幼小衔接是对孩子人生起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幼儿园方面既要努力,也要重视与小学老师、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才能促进该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洪素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与方法[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9).
 源于: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杨敏印,义炯.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法国的幼小衔接措施[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9(4).
[3]孔宝刚,胡娟.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和启示[J].幼儿教育,2010(36).
[4]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单位 许光来: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第四小学 洪 瑜:浙江省天台县恩美幼儿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