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关于,简约至美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12806 浏览:568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近听几节公开课,有的老师唯恐遗漏,拼命面面俱到,结果面面不到,这样的课太实了,孩子们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空间荡然无存;有的老师过分追样,热闹有余落实不足,这样的课太虚了,孩子们天马行空无所依以。
如何才能做到虚实适度,这是一个艰难的话题,课文千模万样,没有哪种固定的方式可以一劳永逸。笔者认为备课上课只要遵循一种思路,以此引导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定会事半功倍。简单地概括一下不外乎这样几个字:“抓大放小、简约自然”。即抓住重点,纲举目张,简洁明了,自然而然。下面我就以我所上的一节课《月迹》来讲一讲。
《月迹》是名家名作,多数老师上课努力去发掘月光之美,而月亮在中国又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个特殊的文化内涵,孩子们理解起来一头雾水,再说,本文描写的是一群乡村孩子,孩子看重的是乐趣,月在孩子的眼中哪能像文人墨客一般?简单一点讲,本文是“孩子的明月”,不是“成人的明月”。抓住这个重点其他的就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课文具体设计如下:
引入:中国的明月与西方的月球
投影一:检查预习。预习字词、了解作者。
投影二:一组明月图片。以此加强视觉效果,感官印象。
投影三:回顾咏月诗。(补充投影广为传诵的咏月诗)
投影四:传统吟月。组织学生讨论传统咏月诗为何而作。有一句另类要关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投影五:阅读本文,比较古诗。明确:古代“成人明月”,本文“孩子明月”。再追问:为何说是“孩子明月”?明确:①儿童话的语言:儿化、叠词。②儿童化的想象:比喻、拟人。
投影六:一起找吧。
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精读几处精彩明月,体验找寻之乐。学生在读中体味到童年之乐。
投影七:月亮到底是什么?——引用原文: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什么呢?” “月亮是我想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让孩子们接着说下去,感受本文写月的内涵)
投影八:月迹?月迹?
让学生展开讨论解题,明确本文的主题 :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过程(足迹),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心迹)。
投影九:互助答疑。
设计本环节是给孩子留有空间,自主学习。
投影十:我和明月有个约会——不得不说我和明月的故事。
本环节让孩子去分享自己对明月、对大自然的感悟。(遗憾的是,孩子们普遍没有在成长中抬头望月的生活,明月故事匮乏,实属悲哀,我就加以引导,“风花雪月”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投影十一:投影贾平凹的另一篇散文《对月》,拓展孩子们的阅读视野。
一节课上完,感觉流畅简约,重点突出,孩子们也是参与积极。当然,我们在教学中“抓大放小、简约自然”绝不能是避重就轻,大而化之,还要时刻关注文本,以文解文,稳步前进。
已经去世的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对产品设计要求“简约至上、直指本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适用呢?有的老教师老是抱怨越来越不会讲课了。究其理由,是对课本越熟悉,越是感觉需要给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越多。放手给学生吧,担心孩子们不能悟其深意,丢三落四,老师不得不时时跳出来给学生指明,这样下去,一定会走回原始落后的授课方式上去,出力不讨好。
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坚守何种教育教学思想,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能否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遵循“简约自然”的教学思想,我们才能真正解放课堂,解放自我,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根据上面展示的《月迹》教学实例,下面我再来谈一谈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
(1)删繁就简,避轻就重。一节课可以设置达成的目标很多,我们一定要找出文本作为范例要达成的核心目标。比如《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验童真童趣是本文的核心目标,那么对封建教育教学的批判是次要目标,不能深挖不放,喧宾夺主。
(2)流程清晰,适当。一节课核心目标设置好了,那么就需要根据目标合理安排流程,不能过于机械,勉强为之,为了目标而刻意设计,反而适得其反。要根据文本自然而然。《月迹》一课,为了完成“体验寻月之趣”目标,设计由传统咏月诗的比较引出“寻月童趣”就十分巧妙了。当然,还要注意一堂课的出现位置,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课堂的实际效果。
(3)少说精练,惜字如金。课堂上老师常会滔滔不绝,过多的言语信息冲淡了孩子们对于主次的判别,老师应当惜字如金,充分引导孩子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言,适当介入为好,不要喋喋不休。
当然,教育教学中可以贯彻简约自然原则的地方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的课堂用这个思想引导,必能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