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民国教授们怎样做教师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5659 浏览:199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寒假期间,偶得《民国教授往事》一书,甚为欣喜。反复阅读多篇,感慨不已。,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点是:在那个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竟然走出了诸如辜鸿铭、章太炎、梁启超、吴宓、陈寅恪、王国维、朱自清那样的个性鲜明、学贯中西的大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大师们做教师竟然做得那样精彩,那样有滋有味。的教学故事今天读仍让人倍感亲切,使人受益匪浅。如今,大师们早已驾鹤西去,但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却穿越时空,在今天仍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请先看看辜鸿铭的教学故事。民国初期,辜氏在国人心目中大名鼎鼎,在西方更是负有盛名,一度了文化的代名词。据说,当年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到访问,他的一位老朋友约翰斯特意叮嘱他说:“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去一见辜鸿铭!”(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第3页,摘自芥川龙之介《辜鸿铭先生》),辜氏的名声之盛!辜鸿铭于1915年4月被蔡元培聘请到北京大学任主讲英国文学学科的教授。辜氏上课风格幽默风趣。“辜先生对讲英国诗的时候,有时候对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大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小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国风。’有一天,他异想天开地说:‘我今天教你们洋离骚。’”(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第13页,摘自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应当承认,辜氏这样的教学语言对于融洽师生联系,渲染课堂气氛和启迪学生的智慧起着的作用。辜氏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一,是缘于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强大的教学自信心;另一,缘于他对学问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学的热爱。可纵观今天的教师,不得不感到惭愧:教师知识面极其薄弱,又不爱读书,就靠着那一点点仅有的“知识本钱”在那死缠烂打,“磨出”一点点自私又可怜的教学成绩——分数,然后还在别人面前炫耀!另外,课堂上,有些教师语言冷漠、乏味,缺乏情感和智慧,让学生倍感无聊和烦闷。缺少必要而的知识、缺少对学问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心,也的教育智慧。这样做教师,师生双方都缺少的幸福感。教学就会变成双重的折磨,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了!当然,我并非鼓吹每位教师都要像辜氏一样博学,希望要有做学问的热情、要有做教师的爱心和自信,这样才有做教师的“精气神”,这样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名睿智而又幸福的教师!
被誉为“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出生在官宦之家,其父为晚清诗歌大家。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感染,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后出国学习深造,在日本、德国、美国、瑞士、法国等顶尖大学留学数十年,其学问之精深在当时可谓是无人可望其项背。回国后,他在梁启超的推荐下清华大学国学探讨院的著名导师。他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四人一起被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他名气很大,他授课时听讲的有慕名而来的学生,还有著名的教授,他也被誉为“教授之教授”了。
“陈师讲学,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对学生只指导探讨,以不点名,以无小考;大考,也依照学校的规章,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观察学问的最好办法。”罗香林在《回忆陈寅恪师》如是说。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中,追忆:“寅恪先生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解释、考证、浅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他的浅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被海内外学人公推为考证大师,是完全的。”(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第133页)
,对学生的启发、学生的探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新的,淡化应试式的考试,这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理念。在今天,也仍然可算作较新颖科学的理念。在教学中,他那尊重客观事实,严谨的治学风格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来说,更是值得学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联系教师的目前状况真是让人忧虑:教学中过分看重分数,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重知识的识记和积累,轻学法指导和人文关怀;重“接受式学习”,轻“式学习”;重学习结果,轻学习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和探讨等的做法依然盛行。教学的考试化、功利化倾向。固然,面对考试,也要让的学生具有的考试能力,家长和社会不答应。可理由是:难道教育教学的目的仅仅让学生学会考试吗?即便如此,一味地抓应试,学生的考试能力就能提高很快吗?纯粹考试技艺的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吗?答案定的!还是周国平先生说得好:“智育的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理性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神。”的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学法和思维的指导,才是解决理由的根本。而教师就应当在教学中率先垂范:教师要具有探究意识、探讨能力和科学的思维策略教学论文。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会考试,更会解决生活实际理由。言之,智慧的教师才能教出智慧的学生。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理念、治学策略教学论文和治学精神值得推崇!
,再说一下朱自清先生,这位以散文大家也曾在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他在写作一丝不苟,在文学尤其是散文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教学也沿袭了写作的严谨精神。七七事变后又在西南联大主讲文学批评。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依然在教学中得以。据冯锤芸回忆:“佩弦先生常住单身教师宿舍,朱师母和孩子们远在成都。他多年来吃发了霉的陈仓谷米,胃病常犯,病了也得不到调养……抗战期间,条件很差。佩弦先生的课,引用的,这些全都由他写在黑板上。两堂课里,黑板总是擦了又擦,弄得他两手,累得两颊泛红。不论板书、讲课,以来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他上课时,有时一开始忽然冒出:‘上次我讲的三点,还漏了一点,现在补上,点……’以这里想见佩弦先生每讲完一堂课,并未放松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他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着班上的同学。”(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第217页)
这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教学如此认真负责的朱自清先生的故事。这,我不禁想到:现在的教师条件多好,物质生活有保障,不用再为吃穿住行发愁;现代化设备的教室和多媒体课件让课堂声光色电俱全。可是,朱自清先生的那种敬业精神似乎在教师身上得不显著。到,教师上课前上网下载课件或教案都不加改动就使用;出试卷时下载即可——真是沾尽了“现代化”的光。可是,的理念“现代化了”吗?的职业精神“现代化”了吗?教师的惰性的确在愈演愈烈,了教师的“职业潜规则”和学校的潜在的“惰性文化”。试问,这样的教师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能不误人子弟就谢天谢地了!面对朱自清先生,这些教师又有何感想呢?
举了三位民国教授的例子,身上所出来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和人格魅力,难道不值得现代教师学习吗?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何桥中心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