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教学理性思索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7871 浏览:316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西医学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的起源有着相似之处,两种医学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由于相似,便有了结合的基础;由于相异,才有了结合的必要。而结合的方法,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言:“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已有多年的历史。然而,缘于中西医“不可通约”的“范式”理论推断,相对于中、西医学各自独立、颇为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中西医结合教学似乎很难名符实在。教学目标、教学需求、教学体系、教学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不“中”不“西”、结而分歧|英语教学论文|的教学效果。实际上,从科学范式理论来看,“不可通约性”只意味着构成一种理论的要素不能被穷尽地还原到另一种理论中去,而丝绝不意味着这些理论之间没有任何共同和重叠的东西。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赢得越来越多的共鸣。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从特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从广义层面到狭义层面,从授中西医结合技术之业到传中西医结合科学之道、进而解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之惑,促使狭义层面中西医结合实现的渐进过程。其教学思想应体现中西医结合本体论和熟悉论的特色,教学目标应综合近期与长远不同的要求,教学内容应反映中、西医学各自的优点,教学理念应贯串|语文教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始终。对于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中医注重察同与西医崇尚察异、中医直觉思维与西医逻辑思维、中医主观经验与西医客观实验、中医哲学化语言与西医科学化语言、中医调理观与西医修理观等中西双方取长补短的结合要素,更应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得到充分展露与传承。中西医结合教学应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阔别平衡态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以非线性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托,以涨落来触发教学的突破,适应、体现并引导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一是要区分不同教学层次,实行长学制教学;二是要公道取舍教学内容,把握中、西医精华;三是要有效改善生源选择,理顺选、育才渠道;四是要发挥综合大学上风,推进学科间交融;五是要鉴戒师承教育模式,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促使中西医结合教学走出困境,开辟一片新天地。【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东西方文化科学范式现代科学方法论教学改革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6英文摘要6-8第一章绪论8-12第二章中西医结合教学历史进程的考察12-21第一节中西医医学发展的历史渊源12-17第二节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演变状况17-18第三节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存在问题18-21第三章中西医结合教学存在价值的探究21-30第一节科学范式理论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解读21-25第二节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学思想间的关系25-28第三节现代医学发展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要求28-30第四章中西医结合教学影响因子的追问30-47第一节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医学特色30-35第二节哲学视野中的中西医结合要素35-44第三节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教学44-47第五章中西医结合教学实施改革的设想47-61第一节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走向47-53第二节从科学发展趋势看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变化53-56第三节实施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初步建议与设想56-61结语61-62参考文献62-6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致谢6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