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课改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变化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6647 浏览:1208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是第一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现已有三个年头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善中前行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进展

实施新课程后,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创设公道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教给学生掌握学习对策,确定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会主动求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受教的教学传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新格式。同时还十分重视针对学生间的个性差别,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变传授的确立单一教学目标为立体的、全方位的目标浅析,变教条式的讲课程序为现实化、社会化的课堂情境创设,变教师满堂灌为综合运用各种建构主义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个性和创造性都得到自由的进展与发挥。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
长庆高中保少驰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咬文嚼字》一文,教师捉住文中“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慎’”一句中的“谨慎”一词,问学生:我们平常习惯用“严谨”一词,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谨慎”?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两种有说服力的看法,一种以为:作者是为了避俗,作者不主张用俗,也就是作者反对的“套板反应”;另一种以为:作者用“谨慎”一词,是用词重心不一样,在这里夸大态度谨慎,揣摩语言是态度不足。学生有水平的发言让人刮目相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揣摩文章的语言上。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层次和主要任务。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敢于引导且善于引导,创设自然天生不足的氛围,使学生有话说、敢说话,教师重视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个维度目标交融在一起,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的统一。
安徽的一位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巴尔扎克葬词》时,营造了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场景——现在你站在巴尔扎克雕像前,想对他说一句什么话?学生发言很积极,其中一位学生说得真好: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要活得有作用,要创造生命的奇迹。固然我可能不会有卓越的创造,但最少要对得起自己,要创造我自己生命的光辉,这星星点点的光辉,才汇聚成人类的光辉。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变化,引发了他们对文本中个性生命的关怀,进而产生了对人生的思索,使其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
由此我们以为:教授语文必须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的育人形式不是直白的、说教式的,而是通过对字、词、句、篇的揣摩,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在熏陶中提升品位、陶冶性情,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打下做人的底子。

三、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夸大要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有深刻印象。真正还学生以课堂教学、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对于多数高中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因他们不愿交际,羞于回答不足,生怕回答得不正确,其他同学笑话,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1.阅读教学

①突破一点带动全文。
课改实验过程中,教师们以“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完成学习语文的一种资源。教师们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内容,选择学生最喜欢的策略,去完成教学任务。
宁夏永中的周建华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阿房宫赋》时,让学生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入手,剖析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感受其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华丽的辞藻来描摩事物、抒写情志的特点。
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没有面面俱到地牵着学生全面解读文本的内容,而是突破一点,带动全文。他们或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直接与文本对话,直接切入作者行文目的,以此领悟文本的谋篇立意。这个案例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和聪明,以学生的体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尽情释放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学习中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随着时代的进展,信息量的巨增,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进展。《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维性的内容,在不同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改过去教学按教参的定论解读文本,不管什么不足都求唯一的答案,不允许独立思索的作法。而是倡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的想法与众不同。高中学生学习《项链》一课时,传统的看法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现在学生对此有了不同的理解,以另一个角度看待她,以为她是一个诚信的人,没有项链,就借一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不应受到谴责。当项链丢了,她没有回避这个现实,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说明她是一个守信誉的人,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说明她性格中有坚韧、忍耐和能吃苦的一面。
③关于文言文的教学
过去对文言文的教学是教师范读一遍文章,然后逐字逐句翻译,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现在教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学生的阅读会暴露很多不足,如:字音读错了,句子读破了,节奏感不强,感情把握不正确等等。学生通过直接与文本对话,知道了自己读得不够好,他就会格外留意教师的范读、纠正与引导。
课改后有些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学习得不够,理解得不正确,以为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必翻译文章了,出些思索题让学生讨论一下就是探究了,课改了。笔者前几天听了这样两节高中的文言文课,课文的题目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师用了两课时,让学生围绕7个讨论题进行对文本的理解。题目是事先让学生回家预习的,课上学生拿着准备好的发言稿发言。当热热闹闹的两节课下来后,笔者问这位教师,你的学生对文本内容看懂了吗?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论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是探究,合作学习也是探究。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前要给学生一个知识和能力的铺垫,要有一个指导、熟悉的过程。
上海的一位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荷塘月色》时这样设计,关于“颇不宁静”,有人浅析是朱自清在“四·一二”大屠杀以后的政治苦闷,大家同意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这是本文教学中一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知人论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是这几个月,“四·一二事件”发生在4月份,而作者写此文是7月份,“四·一二”事件应不是这几天颇不宁静的理由。接着师生共同探究:作者是如何写“荷”与“月”的?试着把“泻”字换成“趴”字好不好?又让学生自主探究:“荷塘月色”的删节。思索:①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有一段没写“荷”和“月”的文字,过去编者曾删去了,同学们猜猜看是哪些文字?②大家讨论删得是否有理?(让学生自由发言,这是本文教学中的又一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旨在引导体把握,走近中国知识分子的诗性家园)。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了总结。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策略,因此探究学习,注重的不仅是不足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不足、解决不足的过程和策略。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