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语文课堂优质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4802 浏览:14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知道世界万物各不相同,但物质世界是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按其固有规律变化进展的。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作指导,正确使用比较策略。在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中,对课堂教学中点滴感悟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把内容上、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有浅析地进行教学,以而产生了新的熟悉,所以人们常常都乐于运用它。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教学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谈一些浅陋的感受。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类:(1)限定体现的范围;(2)点明中心;(3)确定体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浅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文章时,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让学生一起介入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不足:(1)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间(春、冬、夏、秋);(2)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体现手法——写景抒怀为主;(3)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以时间上看,可以以初春写到暮春,以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以时间上看,可以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以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体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文章思想内容比较法

有的文章内容上很相近,要特别注重运用浅析比较,进行综合熟悉、找出异同、捉住特点。内容相近的名篇尤其应该留意。例如,在学过《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以后,学生对两篇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产生了模糊熟悉。教师就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浅析比较。首先让同学们充分熟习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浅析归纳,同学们很快得到了清楚的熟悉。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点:描写的都是甘心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但二者又有区别:其一,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的差别。孔乙己迂腐不堪而又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而又死爱面子,偶有偷窃而又不乏善良。在其灵魂深处,突出了一个“悲”字,而范进迂腐之中兼有狡诈,懦弱之外不乏圆滑。在其灵魂深处,凸现了一个“丑”字。其二,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层次不同。《范进中举》只限于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和读书人的精神堕落,而《孔乙己》则无情的揭露了整个人吃人的病态社会。其三,体现手法不同。《孔乙己》一文的作者运用鬼斧神工的白描手法,精心塑造了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精细的镂刻出孔乙己的身材、脸色、伤痕、长衫等文字,处处显现出人物可憎可悲的神韵。《范进中举》一文的作者运用具有强烈讽刺效果的夸张手法,淋漓尽致的描绘出范进一旦功名得手,就惊喜若狂、神魂颠倒的丑态。范进的“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涂沫出人物令人作呕的脸谱。

三、体现手法的比较教学

体现人物,可以正面来体现,也可以以侧面来体现。这两种体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作者在选择体现手法上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酌斟再三的。我在教学中,常常捉住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比较法教学,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学过《白杨礼赞》(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等文章后,学生比较喻和象征提出质疑。这时,就把二者进行比较。“比喻”和“象征”在用一事物说明(或体现)另一事物这一外在形式上相似,也就是都有使事物形象化的特点。但二者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是以本质特点上考虑。如《白杨礼赞》中的象征手法都是说“人”的本质特点的。(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只体现在具体的句子上,而象征则通常是着眼于文章整体构思,即写作策略。假如只是说“北方的农民像白杨树”,这是比喻,而《白杨礼赞》的作者满怀深情的精细刻画白杨伟岸朴质、倔强挺拔的形象,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最后直陈这树中的伟丈夫与北方农民的精神意志的联系,这就不再是比喻,而是象征了。(3)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如“雨是最平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春》),而象征中的象征体是具体的,本体即“概念、思想、感情”都是抽象的。(4)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而象征一般适用于抒怀文章。
总之,由于作家思想、文化修养是不同的,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也是各不相同。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点,领略文章的艺术特点,比较教学法很是必要。比较教学法“着力点”应放以生为本,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终极目的,要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教师在实施比较法教学对策,应特别留意“学生介入式”教学。比较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广泛介入之上的,要为学生留有教学空缺,让学生自由驰骋,比较教学法就能达到优化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