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18024 浏览:810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的学生读了激动得流泪,有的学生则无动于衷。为什么有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理由是学生的语感能力不同。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在朗读练习中强化学生语感

朗读能让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和作用,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朗读的巨大潜能,热情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练习中规范口头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必须要善于启发学生理解所读的内容,让学生全情投入,融自身感情于语言文字的描写叙述中,以正确地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以深化理解。
如读《岳阳楼记》一文,它的第三段描写的景物是“阴惨之景”,表露出的是抑郁、忧伤的情感,是凄凉阴森的气氛,朗读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感慨的;而第四段所描写的景物则是“阳和之景”,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喜悦的和旷达的,气氛是舒适的和明朗的,所以语调就应爽朗而又轻松。通过反复的朗读练习,学生就能把对所读材料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言语风采。

二、抓关键词,细细品味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摘划的策略,把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读到这些语句时,联系自己的主观感受,将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去真切体味语言中无穷无尽的蕴涵。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人竹林。读到这里,假如不细想,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可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由于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体现社会的苦难与时代的苦难。

三、多联系生活实际,积累生活经验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一篇文章、一首诗歌,学生开始不一定能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但是它们只要时时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就自然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如,课文《春》中的“赶趟儿”一词,以字典查,是“赶得上”之意,不能产生语感,而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假如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春天百花齐放的自然现象,对诸如此类的词语理解就不难。假如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我们也可以结合间接的生活体验来引导学生产生语感。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幻灯片等。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查字典、词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以生活方面去体验,去积聚,才能对客观事物产生深刻的见解。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善于引导他们思索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正确地表达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索这些语言文字体现的是什么事物。只有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例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提出这样的不足: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一名学生由于父母离婚,单亲家庭的处境令他苦闷,也曾因不理解父母而憎恨父母,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心胸也变得豁达;一名学生由于母亲生病去世,家庭的不幸让他经常愁眉不展,通过学习后也看开了,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