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散发德育芳香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4930 浏览:17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战场。《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笔者撷取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与同仁们共同分享。

一、转变观念,重视语文教学的德育性

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和知识传授系统,而且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学过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艺教学论文,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智力、能力、体力、思想品德的进展与个性健康的重任。应清醒地熟悉到,我们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个德育工作者,应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教材,明确德育的广泛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广泛,如民族气节、民族礼节、廉洁奉公、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等等。小学语文教材德育的广泛性。如苏教版小语11册的阅读课文《钱学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果断要求回到祖国。美国当局重重阻挠,然而钱学森并没有屈服,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再如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又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极好的素材。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联系实际,加强德育的针对性

传统美德教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最能触动学生心田的德育之“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言谈举止,如不尊师敬长、不珍惜同学情谊、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这种引导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就是语文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如教学古诗《游子吟》,在读到“临行密密缝”这一句时,就可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日常生活中母亲关心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激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而再选择恰当的时机及方式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如帮母亲做家务,为母亲洗脚,对母亲说声“我爱你”等。《负荆请罪》一文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例子。可见,教学中不但要用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讲究策略,注重德育的渗透性

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应在于强化它的德育功能,达到以德育情,以教材内容助教。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要依据教材特点,紧扣语言文字,针对学生实际,找准教育策略,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1.创设情境

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忽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由于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入情。”因此,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首先向学生先容震动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同时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纪实片。然后揭示课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了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相机板书课题。这种情境的创设感染力极强,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的憎恨,定下了课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2.着眼文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中心主旨的凝练,借解题之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早》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捉住“早”这个词,引导学生设疑:课文是写谁“早”?“早”字是怎么来的?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通过解题,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早”的意识。

3.品词析句

朱熹指出:“读书比如饮食,以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了。”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捉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领会德育内涵。

4.拓展延伸

传统美德教育除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外,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将课堂内外德育有机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名人传记;还可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现和抨击社会不良现象,受到深刻的道德和理性教育。这些方式都会使传统美德的种子在小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德教育蕴含其中。古往今来,多少美文佳句熏陶来者,激励后人。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好阅读教学这片沃土,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因素,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心灵中,重塑祖先的优秀道德信仰,使语文教学文道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海陵路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