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树立新教学观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25230 浏览:117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以应试的角度而言,语文学习往往占时间多却没有应有的成绩;以素质教育而言,所谓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语文成了典型的鸡肋。实在,决定这一切的理由就是我们的教学观,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语文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会得到彰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包括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就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而言,我以为亟需树立如下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全体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索养,热爱、继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视野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具体而言,所谓的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还应当包括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各种能力因素,科学安排,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下功夫。

二、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

作为语文教学的几种主要体现形式读、写、听、说,实在都是生活的再现,或者说就是生括本身。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局限于语文课本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进展,能力的提高。正因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则说:“他应当一边读书,一边回想他所体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与自己的进展和未来紧密相联,以而激发读书、观察、思索,努力学好语文。

三、激发学生乐学的观念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都知道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国外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欢快的场所”,要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达到乐学的境界,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明代的王守仁说,乐学可“常使精神气力有余”;国外拉扎诺夫创造的“乐学法”据说可提高学习效率五倍。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学,就要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联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设计等等。

四、语言是“习得”的产物的观念

所谓“习得”与“学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习得”要求学习主体必须介入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夸大的是主体的亲历性。而“学得”则主要是一种论述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学得”在语言学习中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它只是言语能力天生的条件之一;而“习得”却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说它是言语能力天生的必要条件。以本质上来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是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不断练习运用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夸大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习得的途径就是多读、熟读、多听、多说、多写的实践活动。这个条件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饵、浅析不应该是主要方式,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由于它以根本上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没有把实践性放在一位。那种以为“我讲的多他们还不会,讲少了就更不会”的观念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规律相悖的,必须尽快转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授之以渔,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在夸大自学的情况下教师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按照叶老的说法,那就是教师的讲,应当是讲学生读不懂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是指点学习门径,是有效地引导。以根本而言,学生只能是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养成读书习惯。习惯形成了能力也就在其中了。

五、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的观念

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就是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是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探究,体现在是否思索,而是否思索主要体现是否能提出不足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教学应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发现的过程。学生的思索、看法,实在就是学生的发现。这种做法的价值在于,学生在“发现”中进展了智力,在“发现”中培养了探究思维的能力;其价值还体现在,学生是在走科学探讨的道路,并在其中获得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懂得、同等、合作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核心所在。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能惟命是以,师生之间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师应努力创造合作的氛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进展个性。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是教师应该十分关注的。至少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互相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责任感;一定的交往技能;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