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摭谈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14063 浏览:59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革新教学论文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进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指导朗读,再现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在学生眼前展现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我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十分留意那些体现深邃思想的文眼,寓意深刻、感慨强烈的语句,让学生体情揣意,驱遣想象,接受它所传递的情和意。
如《荷花》一文第二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学时,我捉住关键词“冒”,让学生更换上“长”、“露”等词,并要求学生换字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冒”字画龙点睛,不仅写出了荷花“冒”得亭亭玉立的姿态,还写出了荷叶长势茂盛的状态,把学生悄悄带入生机盎然的意境。接着,我布满感情地范读语句,指导学生朗读体验感情。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安闲地潜心感受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相互感染沉浸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境。此时,我再播放录音,学生们一遍遍地朗读,浮想联翩,仿佛驰骋于荷花之间……成功的朗读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通过情景性的朗读,学生事实上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再现了课文内容,他们在感知和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的基础上,也进展了自己的想象力。

二、借助插图,激发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熟悉事物主要是以感知形象开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看图识字、看图学文,还有些课文图文并茂,就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但有助于学生识字、学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图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练习他们用生动的语句,把感知的表象正确、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发挥语言文字在想象中的调节和体现作用。
例如,第九册《莫高窟》的第三自然段,主要描绘了莫高窟壁画中的精粹——飞天。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飞天的插图,感受书上描写的“臂挎花篮”、“怀抱琵琶”、“倒悬身子”、“彩带飘拂”、“舒展双臂”这五种飞天的优美姿态,使飞天的形象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紧密地结合起来。接着,再让学生观察插图,启发他们想象:此时站在这宏伟瑰丽、姿态万千的壁画眼前,你会怎么样?学生纷纷张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我会情不自禁为这瑰丽的飞天喝彩!”有的说:“我会不由自主地照着飞天,摆出种种造型!”还有的说:“我会幻想自己置身在仙境中,四周仙乐齐奏,仙女们舒展广袖,翩翩起舞!”……这样,借助图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呈现在学生头脑里的不只是画面上的形象,学生透过书中的插图感受到了画中之情、画外之音。

三、积极思维,调动想象

阅读教学常常需要披文入情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想象,扩充丰富文章的内容。小学课本选入了不少名篇佳作,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蕴藉,这就需要在阅读时激发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深入领会,想象力越丰富,理解也就越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捉住语句进行扩想。例如,《灰雀》一文第二自然段只有男孩和列宁的几句简短对白,却寓情于言,体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男孩开始说:“没看见,我没看见。”可以想象出男孩慌张不安的神态。“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是肯定地说。最后的“一定会飞回来!”是坚定地说。以男孩语言的变化,可以想象出他心里布满矛盾,但当他终极被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所感动,知道自己做错了时,就决心把灰雀放回来。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男孩天真、诚实的心理跃然纸上。这样伴随着对语言的领会而迭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为丰富、具体。

四、变通思路,拓展想象

变通思路,简言之,便是教师引导学生作变换角度的想象思索。在教学中,我注重抓思路变通,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等课文借事说理表明了变通思路的重要量。在教学完这个单元之后,我还引导学生重温三年级学过的课文《金子》,再次品味彼得的思索:“这里没找到金子”,“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假如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时隔一年,与这两篇课文共同学习,学生们明白了学会变通是使彼得走向成功的主要理由。我还为学生们讲了另一个淘金者——17岁的亚默尔的故事,在所有人都淘金的时候,亚默尔放弃淘金,改为卖水,获得成功。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淘金者,假如你是路径设计者,你会如何变通思路,使自己走向成功呢?学生们陷入沉思中想象着、描述着,革新教学论文的种子萌发着……
总之,人类进步伴随着发明创造,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公道地、有序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也为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