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多元智能论述,革新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4004 浏览:96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进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已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的时代要求。多元智能论述与语文教学联系密切,对进展学生的多种智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展学生的言语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智能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多元智能论述语文教学启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以为,传统的智力论述把智力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忽视了对人的进展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其他能力。加德纳以为,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又可以是多种能力的组合。他先后提出了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1]
加德纳多元智能论述的提出,不仅为世界范围的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的活力,为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多元的切入点,而且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有着诸多的启迪。

1.加强听说教学,激活言语—语言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体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语文对于进展学生的这种智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介入课堂教学,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学生创设言语练习的机会和条件:一是要练习学生说话的能力,即能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言简意赅、正确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对文意进行阐述的能力;二是要练习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朗读时掌握好节奏、语气、语调、停顿等方面,在感受文本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2]
其次,教师的课堂用语必须规范、正确、流畅。教师要练习学生有效听话的能力,就必须下功夫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课堂语言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用语必须清楚明白,不含糊其辞;通俗易懂,不诘屈聱牙;优美生动,不干枯干瘪。同时,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善于激趣,深于传情,工于达意,巧于启智,只有这样,才能“粘”住学生,使学生爱听、乐听,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

2.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进展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体现为对事物间各种联系,如类比、比较、因果和逻辑等联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等,其核心智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以为,逻辑—数理智能不只有着于数理化等理科学科中,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教学论文学生逻辑—数理智能的进展。
首先,采用点拨诱导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以“网”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网”既可以是具体的,又可以是抽象的。于是学生在口头作文时,便由具体的诸如蜘蛛网、网兜等现实的网,上升到对人际联系的网、亲情的网、心灵的网等抽象的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开放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和练习。
其次,采用层层深入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组由易到难的不足,采用层层剥笋的策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也可以根据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语篇的逻辑联系及细节的暗示,引导学生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内容,以而把学生的思维导向纵深的层面。
最后,采用比较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语文教学篇目繁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同一单元内相关篇目或不同单元内相近篇目中诸如作品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等不足进行比较鉴赏,或者通过对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浅析作家的写作风格,也可对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或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总结归纳作家的风格或作品呈现不同特点的理由。这些横向或纵向的比较练习,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点亮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指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外部空间世界的方式,并能够运用和操纵这一方式的能力,体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联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他们体现出来的能力。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学习情绪不高等现象,与学习时缺乏视觉空间感不无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把学习材料视觉化,培养学生的“内在视觉”,开启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一方面,教师可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通过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逼真的形象、良好的音响效果来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另一方面,教师要设计好板书,多媒体上展示的板书,要求教师能够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给学生以美的直观印象,以而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入音乐艺术,唱响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指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体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及人文性决定了它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利用教材或课外的音乐资源,把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主渠道。教师可以收集相关音乐在教学中使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引入情境,调节情绪,激发想象,开发记忆潜能,营造一种有效的学习情境。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展示电视剧《水浒》的相关画面,同时配上歌曲《好汉歌》来引入学习情境,就可以收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学习的良好效果。
在古典诗词中,由于诗具有音乐性强、节奏感鲜明的特点,词又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因而,文学史上很多经典的古诗词,已被谱上现代乐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为传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声慢》、《满江红》、《春夜喜雨》、《虞美人》、《古朗月行》等,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如下步骤:听音乐→呈现诗词→讲解诗词内容→具体浅析诗词→学唱。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尝试将诗词填入一定的古典名曲或流行音乐中,并引领学生学唱,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记住诗词内容,增强学生的语感和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和鉴赏力,增强节奏感,推动教学论文学生音乐智能的进展。
此外,语文学科中的音乐智能还体现在学生能够将自己习得的语文知识和对语文知识的感受,以编顺口溜或打油诗等方式表达出来。如学完文言文,学生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概括为:“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这就是音乐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5.创设动作练习机会,加强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不足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体现为用身体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在语文活动中的突出体现就是排演课本剧,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扮演剧中角色或介入剧中工作(如担任导演、对白、道具、背景制作等)的机会。课本剧能够同时练习学生的肢体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推动教学论文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它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进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除了角色扮演外,记好课堂笔记、用动作解释内容、实地考察、小制作、课前让学生做身心放松练习等工作,无一不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进展,增加学生的才干,进展学生的个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沟通人际联系智能;构建相关教学情境,疏理并开启自我认知智能;指导学生放眼观察,提高自然观察者智能。总之,我们相信,只要正确公道地理解多元智能论述,充分熟悉多元智能论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提供的新视点、新思路,努力创设将多元智能论述引入课堂教学实践的条件,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Howard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论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14.
[2]黄远振.论多元智能论述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