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探讨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4938 浏览:155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4)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运用。2001年的“诚信”,触及了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道德中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则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切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评价性心理的痼疾,引发考生乃至全社会的深入思索。2004年(北京卷)的“包容”,则更为直接地考查考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民族精神的熟悉。可以说要写好这类主题的作文,假如缺少丰富历史素材的积累、缺乏人文精神,学生很难写出理想的文章。2004年(冀鲁豫皖卷)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则明,偏信则暗”。2005年(重庆卷)的“筷子”,看似简单之题,却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2006年(浙江卷)的“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更是直面中华民族强烈的生命意识。

三、语文教学应弘扬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承载着一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应渗透和传承这种精神。
1、生命感
“生命诚可贵”,中华民族历来尊重生命,重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生命是奇妙的,当弟子向老师请教生死的不足时,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所以,要珍惜时光,孔子对着川流不息的流水语重心长地教育弟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于人生短暂,因此要努力探求未知,庄子以为:“吾生有涯,而知亦无涯。”由于生命宝贵,所以要追求真理,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正由于生命短暂而宝贵,所以要重视生死,太史公曰:“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要舍身报国,陆游有诗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林则徐也有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要努力探讨事理,陆游写诗明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宽容情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中华民族历来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俗话说:“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也夸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物;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们处世夸大:“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道有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鸿儒则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没有宽容,人与人不可能和谐相处;没有宽容,国与国不可能和平共处。
3、责任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战士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学生的责任是求知成才,官员的责任是造福百姓。各负其责,人尽其才,方能国富民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将士的责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的责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有志者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探讨者的责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知心朋友的责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长太息以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忧国忧民者的责任。正由于各人能负起各人的责任,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够源远流长,繁荣富强,日新月异。
4、超越性
中华民族历来无拘无束,潇洒不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待人接物的超越。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应成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刘禹锡身居陋室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一种洁身自爱的超越。孔子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超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悠闲舒适的超越。韦应物“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见底清”是一种孤高真洁的超越。李世民“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是一种英气盈天的超越。玄览“大海凭鱼跃,长空任鸟飞”更是一种潇洒旷达的超越。高适“到处尽逢欢恰事,相看总是太平人”是一种襟怀坦荡的超越。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探讨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652800)
电话:13368770716
hnchen1681208@sina.com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