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与选修教材教学感受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28083 浏览:1301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和福建先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7年,全国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截至2009年,历经两年的探讨磨合,我国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已全面步入正轨。高中课改语文教材中,将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列为了两个独立的教学体裁,必修课定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选修课定位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进展。两者即对立矛盾,又相对统

一、均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笔者仅以亲身教学一些感受付诸笔墨,以资鉴戒。

一、对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教学感悟

(一)必修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载体,因宜施教可利其锋,因材施教可成其器。科学审慎的教学,对高中学生来讲都是终身受益之事宜。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集粹,对学生来讲既是对中华文明的启蒙,也是对文学窥探的途径,更是对语文课程由浅入深的过渡门路。必修,其本义就有一定的强制性,也是考察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效果的标准和标准。固然有断章取义之嫌,却也是谆谆善诱之义。首先,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教材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感,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要以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出发,符合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和进展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现行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固然目标同中有异,个性特点鲜明,但都坚持了以下三点:一是以学生进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次,有多元的教材系统结构。高中语文课标必修教材的编写者力求突破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与体例上的成规,探讨富有时代气味和开拓精神的编写理念与思路,追求教材的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二)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总的说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具有重拓展,探究性强,重视个性与特长,学习策略多元化的特点。选修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丰富了“选择性”,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和个性特点选修适合自己进展需求的课程时,不仅对所选择的课程的学习能够推动教学论文个性进展,而且对这些课程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极富个性进展的价值。(1)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3)有利于推动教学论文学校办学特点的形成。(4)有利于推动教学论文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良好的语文素养来自于知识和能力

对“知识和能力”的定义,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进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策略,增强语文的运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必修课是大道之源,讲授时应重视理性灌输,而选修课是题外之音,在教授时要讲求适应灵活。可采取对话交流,情感共鸣,阅读点拨等方式安排选修课程。

三、教学策略来源于实践和探讨

《高中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和跨学科的领域中学习语文,要留心关注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的自我进展需要。以这一作用上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熟悉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随之教育教学的方式策略必须由原来的说教向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身教去过渡。具体地说,就是教材着力于以学生的生活中发掘知识,又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介入、指导学生的活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正确捕捉生活中富有语文教育内涵的闪光点,去启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知,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在真切的情境中去感受,在具体的角色联系中去辨别,在实践的过程中去积累语文素养。变换个角度讲,也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探讨,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和教化,使语文教育做到“近一些”、“实一点”。
总之,语文学科中的美学因素众多,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科学、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审美情趣的共同性、差别性等的特点,把语文美育和语文智育、语文德育等联系起来,才能完全落实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陈远华,叶一圃,教师,现居湖北孝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