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音乐突破中职语文教学重难点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33635 浏览:1561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乐章,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人生的巨大享受,是激发学生思维、开拓智力、进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多变的节奏和悠扬的曲调,给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画上了灵动的音符,以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因此,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假如尝试让音乐与课堂教学进行巧妙的结合,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平淡为神奇,在短时间内化解中职语文教学重难点。

一、巧用音乐,激发兴趣,拓宽思维空间

当前,中职生厌学现象比比皆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音乐以其动听旋律愉悦学生的感官,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也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既形象又生动。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作为一代领袖兼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在教学时,我就为学生播放《沁园春·长沙》这首歌,学生立即被深沉的韵律,高亢、浑厚的歌声所吸引,被动情的音乐所感动。歌曲就如旅游的向导,将学生带到1925年,在中国领导下革命进展势头异常迅猛的时代氛围中。感受到歌曲所带来的以天下为己任、具有昂扬革命斗志的青年畅游橘子洲时的豪情,进而感动、沉醉,调动学生学习课文,浅析解决不足的浓厚兴趣。教师再用布满感情的语调朗诵词句、浅析词意,学生不但感悟到诗人广阔的胸襟,而且感受到伟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又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文,让学生感悟作者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留恋情怀是教学的难点。为了难点,我伴随着传统曲艺(京韵大鼓)结合图片,向学生展示北京民居四合院和胡同的风情画,展示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北京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特点,触动了学生的灵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加上教师耐心细致的浅析,学生轻易突破了课文难点。总之,将直观生动的形象与抽象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有形象性又有趣味性,充分展示中职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感染力,给学生以无穷的回味和美的享受。

二、活用音乐,创设情境,进展自主学习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以美妙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诗画的歌词让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进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情境。如《荷塘月色》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味作品写景生动、传神、优美的特点。为了展现文章的意境美,在教《荷塘月色》时,我让学生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一边聆听多媒体朗读,一边欣赏《荷塘月色》中的优美画面,领略作者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飘浮的轻雾……,感受文中创造出的一种清幽、宁静而又诗情荡漾的意境。通过音画的交汇,立体地再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月下荷塘,使平面的、静态的文字有了立体感和动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文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此基础上,当堂练习、交流,让学生将课文中作者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美说出来。学生情绪高昂、畅所欲言、气氛活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化解课文的难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讲授余光中的诗《乡愁》时,配以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是一首体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渴望投入祖国母亲怀抱的歌曲。费翔那浑厚、明丽、带有磁性的嗓音,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很快就融入到歌的情境中,创造出浓郁而又强烈的乡思气氛,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教师趁势提出讨论不足:诗人余光中在诗中抒发了何种愿望?为何会产生这种愿望?让学生互动、交流,引导他们入情又入境,理解作者思乡之情,缩小整体感悟与文字的间隔,为诗的教学重点“诗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做了很好的铺垫,师生共同创造出和谐完美的学习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愉快的接受知识,进展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重难点变得简单、具体、通俗,以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妙用音乐,指导朗读,掌握重难点

对于中职生来说,正确的朗读是他们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掌握重难点的有效手段。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配以美妙的音乐并将之与朗读课文同步播放,让音乐作用于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和音乐的双重刺激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朱自清的《春》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流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布置学生朗读朱自清的《春》时,我同步播放了《春光美》这首乐曲,学生的心灵被舒缓、优美、抒怀的乐曲深深地牵动着,当读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以头到脚都是新的,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时,学生个个读得有声有色,兴致盎然、情景交融,仿佛进入到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布满诗情画意的春的世界之中。学生不难感受到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对未来希望和向往的思想情感,以而达到以听促读,读中感悟的目的。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朗读水准,并且轻松地掌握了教学中的重点。又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学难点是让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诚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社会的憎恨和诅咒。学生在朗读诗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时,可选用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配音。乐曲优美而伤感的感情基调同《大堰河——我的保姆》比较契合。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朗读诗歌时,语气平缓、低沉,布满感情,似乎身临其境,脸上逐渐显露出一些肃穆、伤感的神色。深沉、哀婉、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把“大堰河”凄惨的人生体现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学生在这种直观形象的音乐声中,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堰河”的思念、崇敬、热爱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朗读后的感受感受,比一比谁的感受更深刻、更正确。学生很轻易地掌握了课文的难点。这种配乐朗读,层次分明、意境优美、韵味悠长,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把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只要恰当地将音乐与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就会顺利地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变得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

四、善用音乐,激发灵感,领悟语言张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难点,单靠教师的讲解浅析是难以完成的。音乐可以用感性的方式传播课文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避免了语言文字带来的抽象性。音乐比枯燥的语言文字更形象、更丰富、更生动、更轻易激发学生的灵感,领悟语言张力,让他们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有所感悟、理解和体验,以而起到化难为易,化被动为主动的目的。如:老舍《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母亲的性格特点。满文军一曲至真至情的《懂你》是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安排在老舍《我的母亲》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当音乐播放时,满文军那动听的歌喉以及悠扬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随着旋律,一起轻轻地哼唱着这首歌时,学生已经直接感受到母亲为了子女,已经让“风霜遮盖了笑脸”,感受到母亲勤俭、朴实、倔强的性格,对“母爱”思想的了解得到一定的升华。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母爱是世界上最温馨最美好的感情,也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以而让学生走进作品,融入作者的精神的世界。因此选好音乐,让其与语文课巧妙结合,用形象化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远胜于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浅析,能把教师在课堂上讲不清的重难点完美正确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领悟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的张力,提高了文学修养,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感悟课文的重难点。
总之,将音乐融入课堂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欢快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激发思维、开拓智力、进展能力,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化,难以掌握的重难点变得简单化。
(责任编辑:赖一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