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质疑法浅谈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25707 浏览:119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以新理念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质疑是革新教学论文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是培养学生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起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044-01
语文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然而,学则须疑。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教学心理学以为,任何思索,任何创造,总是以质疑开始的。目前,中职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上他们的语文基础薄弱,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会质疑的学生少之又少,培养中职学生的质疑意识尤为迫切。但以何质疑起,怎样质疑,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质疑策略。
1于看似无疑处质疑
有些文章看似无疑之处,并不是真正无疑,学生是表面上清楚实际上并不完全明白,所以教师可以以一些普通的看似无疑之处去引导学生提出不足。如当我讲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时,我顺口问了一句“轻解罗裳中的‘解’字,怎么理解?”一位男生学似乎很不耐烦的回答“解除的意思呗”。我对他使用这样的语气有点生气。一女生反问:“为什么要解除‘罗裳’,才上兰舟呢?”“是呀”有学生附和。我觉得这个不足值得探讨,我就把这个不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思索。没有想到,学生的反应很强烈,他们居然都行动起来,查字典的查字典,翻翻译书的翻翻译书。翻译书上都采用了原字解释原字,就直接说“轻解罗裳”没有翻译,学生觉得泄气。字典中“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这个解释似乎还有些靠谱,但是放到语境中,感觉还是有些别扭。为什么词人一定要解开罗裳,才上兰舟呢?大家都冥思苦想起来,终于有一学生恍然大悟似的说:“古代的女子都穿着没脚的长裙,假如不解开裙子的话,不轻易上船,会跌倒。”但是大家听了他的解释固然觉得有些道理,但还是觉得“解开”这个动作,有点重,感觉跟“轻”不协调。我顺着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个学生说:“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根据语境,‘解’可以解释成‘撩起、撩开’的意思。由于裙长没脚,不轻易抬步上船,撩起一些,露出脚来,这样上船方便。而且‘撩’的动作可以很轻,跟修饰词语‘轻’吻合。”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可见,学生需要的是新知识,是能让他们动起来的东西。老师假如给他们的知识只是他们已知的,没有什么信息量,他们就不会有兴趣学甚至会拒绝学。看似无疑并非真正理解透彻,有时无疑一问可能会让我们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2于看似矛盾处质疑
在文章中,有些地方看似矛盾,实际都可以统一。正是在矛盾统一中寓含深意。学生可就看似矛盾处提出不足。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标题中,“忘却”与“记念”是矛盾的,可就矛盾处能让学生质疑。忘却的是悲痛,纪念的是义士的精神。两种感情犹如两股炎火,同时并发。如此之曲折,显得深沉有力。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当贾母和贾宝玉问林黛玉读什么书时,林黛玉却分别回答了“只刚念了《四书》。”和“些须认得几个字”。同一不足,林黛玉却给予了不同的答案,这不自相矛盾吗?实在正是在这看似矛盾处,突出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
3于疏漏处质疑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例,但有时也难免有疏漏。如能发现疏漏,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体现。如湘版中等职业教育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通用语文第三册顾城的《远和近》中,最后两句是“你看我时很远,我看云时很近。”教者提示,根据全诗的含义和语言特点,这两句有没有错误之处?有的同学马上回答这两句应为“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又如语文第四册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中P70第1自然段的一句话:“这篇短文,谈一谈白居易的《忆江南》两首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西江月》。这四首词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的道理,”我以为这句话不通顺,“谈一谈”的宾语不是四首词,而是句号后的内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敢于对教材质疑,对教材的疏漏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4于不同理解处质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学生有时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学生就会质疑。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写道“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不少学生理解不同,提出了不同的不足:(1)外表丑到极处难道就是内在美到极处吗?(2)丑得有个性便是美到极处吗?(3)丑得有个性便是美到有个性吗?又如学习《雷雨》时,剧中写道周朴园留着以前侍萍喜欢的家具,记着她的生日及关窗的习惯,根据这些教者就可以引导质疑: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实的呢?有的同学以为是不真实的,有的同学以为是真实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这正是他们的不同理解的体现。
5于情节“空缺”处质疑
有些文章的情节说到关键处忽然戛然而止,而又欲说还休,意犹未尽,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思索余地。在这些情节的空缺处学生可质疑。如小小说《口》结尾写道:“黑黝黝的双筒口,冒着冷气就像两只黑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我就引导学生质疑,老杨终极被打中了吗?又如莫泊桑的《项链》最后写道玛蒂尔德知道那串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是什么反应呢?她又会怎样做呢?
6于比同辨异中质疑
文学作品中相似或同类相似的内容,学生可在比较中思索,比较鉴别,浅析判定,提出不足。如在学习杂剧《长亭送别》和《窦娥冤》后,我就用比同辨异法引导学生质疑,崔莺莺和窦娥这两个主人公性格中分别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又如学习《祝福》和《荷花淀》后,我也同样的策略引导学生质疑,祥林嫂和小水生嫂的人物性格有何异同?
7于现实生活处质疑
任何文章都是写生活,反映生活,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只要紧密联系生活来思索,咀嚼,就可提出很多有趣的乃至寓意深邃的不足。如学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具体的相似人,引导学生质疑: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套中人”呢?又如学完《祝福》,我又结合现实生活,假如寡妇祥林嫂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在年终祝福时吗?
当然,教师还要设置质疑情景,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别等情况,灵活运用,长期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终极会质疑,达到叶老所说“教是为了不教”之境界。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1卷)[M].漓江出版社.
[2]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