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4188 浏览:112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进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应落实素质教育。语文学科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本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进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由于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以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它那里去。”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显而易见,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作用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联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以自己对素质教育论述学习心得及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些思索: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一来的观念:人人应当学习语文,人人应该学好语文。由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我们既不能把语文教学单纯地为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妨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全面进展,也不能单纯地为培养少数几个“尖子”,让大部分学天生为陪读者,而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
这种“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与“为了一切学生学好语文”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一些:

1、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熟悉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策略。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善教法和学法。

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想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留意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如可采用设疑激趣法,由于“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介入,学会思索,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法的德育功能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点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利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学科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至关重要。不言而喻,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其中主要的阵地和渠道。所以强化德育功能,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这是语文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给初中语文教学法带来的又一个思索。德育教育内容丰富,现仅就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不足试作论述。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本身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祖国的英雄人物。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的联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性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论语》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材去启迪学生感悟人类的价值观念,去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操,使学天生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一般以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法要落实素质教育,进展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进展他们的思维力。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此外,初中语文教学法应树立“大语文”观念,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法走向社会,以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