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唤醒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20090 浏览:928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作用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点。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确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唤醒教育语文新课程

一、教育的唤醒本质

我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觉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二、对唤醒教育确当代审视

当代教育摆脱了知识本体和智力本体的束缚,重新回归到人性本体上来,确立了以“人之天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即自由”。唤醒教育正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它着力于对人性的全面唤醒,以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过程。在当前教育革新教学论文与进展的浪潮中,唤醒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更深广的内在意蕴与价值。
首先,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在心灵觉醒的过程。斯普朗格把教育看成是人文陶冶、人格养成的过程,看成是使人以依循本能的自然人蜕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即所谓“人文化成”。笔者以为,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能力练习,它还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生命对话,借助这种对话,学生领悟到自身的有着和内在心灵的需要,在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过程中进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作为“人”的内涵。总之,唤醒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唤醒、充盈与放飞。
其次,唤醒教育是一种围绕“作用”所进行的全面的、立体的唤醒。一方面,以联系论角度说,在唤醒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和交流,都是围绕着“作用”进行的,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作用,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作用。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真正的生命对话时,这种由作用而引起的共鸣会使师生双方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跳动的活力、一份探讨的愉悦、一股难以遏止的与冲动,而在这个作用天生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文本也因作用的昭示而终极得以完成。因此,唤醒教育是一种以作用为媒介,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包括教师和文本在内的全方位的唤醒。另一方面,以个人全面进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也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张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进展。以人为本,注重全面进展的育人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萌芽。大教育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重德性,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启迪聪明。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内在心灵的启发与唤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有所动,教师的引导才具有更大的效力。

三、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

唤醒教育的生命性、作用性、立体性、过程性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紧密相连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文化的有着,它与人的生活与生命形态有着内在同构性。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感、价值观进行全面唤醒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实施唤醒教育呢?
关注人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进展是本次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核心理念。斯普朗格所谓的“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也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将他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使他成为自主自觉、全面进展的人,成为心怀他人、心怀社会的具有类意识的健全的个人。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唤醒教育的终极目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教育应当推动教学论文每个人的全面进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进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定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以为应该做的事情。”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自主进展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性与跃动的生命化特点往往极易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让语文课堂布满诗意,关注学生所关注的,进行师生间的多边对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伴随着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诉和接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生命的唤醒与融合,这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