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语文教学所面对挑战与机遇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6458 浏览:220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里,各种传媒信息对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传媒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多元信息所蕴含的多元价值观对传统教育所奉行的主流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给教育带来的冲击有可能是致命的。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性。文以载道,文以明志,语文教学因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深受社会传媒信息的影响。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就要认真浅析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挑战,积极寻求对策,克服不利因素,有效利用丰富信息,捉住机遇,搞好新世纪的语文教学。
一、挑战
1,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来源广,传播手段多,传播速度快,各种有效无效信息充斥人们的线人。作为信息受众者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对各种信息加以甄别吸收,另一方面还要懂得有目的地查寻可资利用的信息以服务于教学,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语文课是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授规范的语文基础知识,它更应注重的是引导学生探讨文本中所蕴含的情与理,创造性地以中汲取思想养料。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他需要根据语文课本中所提供的信息源将其扩大化,以达到文理兼收的效果。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但课本内容要更新,教师的知识、熟悉水平也要与当前社会进展同步。这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教学增添时代的色彩,补充必须的养料;另一方面,也是保持与学生同步进展的需要。课堂之外,学生通过传媒信息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特别是新的语言(包括词汇、表达方式等),这无形中会给当下的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试想,假如一位语文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思想、新语言茫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话,他会怎么样去对待一位思想敏锐、语言新潮的学生的作文呢?他很可能会把一些诸如“点击”、“伊妹儿”、“下线”之类确当作另类语言加以批评,以而为学生所不屑。因此,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和乐于接收各方信息,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要与学生共同进步,甚至有时是随着学生后面补时代的课,这对于习惯了作为“知识的化身和传播者”的教师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2,多元信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多元的价值取向,这使教师以及课本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传媒信息的多元进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公平、公然的空间,学生知识的获得来源广泛,轻易使其对课本和教师产生轻视的心理,间接动摇教师和课本的权威。而多元信息中所负载的多元价值观难免会有与教师与课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地方,这更直接地对教师和课本的权威产生质疑、对抗。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本本身的多义性和其所负载的价值取向的多维度,更轻易造成这种冲突和对抗。比如教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课的时候,一般是站在鲁迅先生的阶级态度,痛打落水狗的,但难免有学生会站在非阶级的态度看待不足,而寄同情于梁实秋。在这种情况下,固然教师代表着权威,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却不能强制性地让学生转变自己的观点。如要以理服人,则需作出合情公道的浅析,这对教师的教学就很具有挑战性。又比如,近来各种媒体对于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不足发表评论,新加坡人是否要学习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所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就形成了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在原来已成定论、广为人所接受的情况下,出现这么广泛热烈的讨论,实在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教师在上相关的课如《满江红》、《正气歌》(文天祥、辛弃疾等情况与岳飞相似)时,是否要将这些分歧向学生加以浅析呢?教师对这些不足又持怎样的一个观点呢?这是一个挑战。信息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所带来的这些冲突和对立是必然的,它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冲突和对立体现在课堂上,给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机遇
信息时代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挑战,以深远的作用来说,既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新的机遇。传媒信息所提供的便利、快捷、丰富的信息,是公然公平的,是人人都可取而用之的。它是知识的宝库,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是一个生动的世界。做一个有心人,紧跟时代潮流,机遇便在眼前。
1,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可资利用和鉴戒的教学资源极大扩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通过浏览各种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就可以轻松地查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案、作者信息、文章写作背景及其他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等。广泛浏览,精挑细选,为我所用。材料的充足又可为教学手段的丰富打下了基础。选择适当的材料,运用恰当的策略,材料与策略的优化组合,可使教学如鱼得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而不是死搬硬套教学参考书,不敢越雷池一步,搞僵化教学。教师根据信息材料,可决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运用自己的教学策略,以而实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选择不是固定的,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所准备的教学资料可有不同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拓展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还使课本中文本所涵载的有限知识、情志,通过相关的信息链接得到延伸和升华。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散发出人文关怀的光芒,这就要求有充足的现实的资料来加以阐发。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其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使其变得简单易行,更具操纵性。
2,在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对话更具实际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所能接触的信息量有限,而教师又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真正的对话难以实现。大众传媒的普及和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得他们具有了更充足的对话资本。另外,对教师及课本权威性的质疑,也使他们有了对话的勇气和起因。而同是作为传媒信息的受众者,也迫使当前的教师们不再固守知识代言人和道德保卫者的身份去教育学生,而代之以的态度、交流的方式。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联系。语文文本的多义性本身就隐藏有对话的潜质,文本的解读和诠释是具有无穷的可能性的,不同的诠释方式和过程便是对话的实现。对话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锻炼思维,明辨是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对话和交流是必要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讨一些有价值的不足,在对话中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发动学生对当前有争议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进行赏析、讨论和质疑,把对话提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来进行,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教与学都是有相当益处的。
3,由于传媒信息的深入人心,还使得大语文教育更具实际作用。大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无穷地延长,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的生命的每一刻。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之外广泛接收传媒信息,无形中受到了良好的语文教育。他在阅读报纸的时候,学到了新闻的写作方式,掌握了新闻的写作语言;他在读文学杂志的时候,进一步铸造了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他在网上的时候,他在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向网友学习了丰富的语言……总之,丰富的传媒信息,为大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有品味的报纸、杂志,还可鼓励他们看优秀电视节目,使其在大语文教育的环境中得到质的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