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19003 浏览:838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作用。全文主要以四点进行阐述:一、声画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铺路搭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重演实况,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四、启发想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关键词】声画并茂;铺路搭桥;重演实况;启发想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28-01

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近年来,随着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它也悄悄进入了课堂教学,这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它以声情并茂的特点,灵活、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以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要因教材而定,要用的恰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的。
1声画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当熟悉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体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串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体现为留意、等待、探讨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体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三年级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我在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先容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先容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以古到今,我国有许很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铺路搭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必须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捉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介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不足。
2.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以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轻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以感知→理解→运用,以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以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
2.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以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三年级下册《荷花》,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欢快;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消息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介入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3重演实况,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电教媒体指导小学生作文,彻底转变了“言之无物”、“无以下笔”的近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是电教媒体,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等形象生动的再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解决了他们的“无米之炊”。又不失时机地指导观察特写镜头,练习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由说到写水到渠成。最后借助幻灯,投影学生即席写的小片断进行讲评,纠正文中语病,让学生在介入评议修改中逐步学会一些基本写作技能。由此可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无疑是传统作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教学全过程以练习为主线,眼(观)、脑(构思)、口(说)、手(写)并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角度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启发想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联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怀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如在教学《九寨沟》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颜色原因这一难点,我在对折光镜稍作演示后,借助电脑展现阳光在池水中折射的动画(像中释义:丘陵、险峻、耸立、成簇),并配以动听动听的音乐,和谐可亲的解说,这样色光交融,视听结合,帮助学生在语言符号信息和图象信息之间搭建起相互转化的桥梁,使这一原本深奥的物理学中光的折射原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
(2)以画面再现情境: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索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的,感受作者对事物观察的正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