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默读练习探微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4989 浏览:154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索,在默读中浅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推动教学论文默读深入的基本策略。
③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索的质量。
④“一目十行”。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
以上策略的掌握靠反复练习,练习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关键在每次练习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上要求,告知默读策略;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进行巩固强化练习;学生默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做的有以下一些:
(1)耐心地观察学生的表情,一旦发现学生动嘴读甚至发出声音就立即提醒。有个别学生会不断重复出现这个不足,教师就该不厌其烦地提醒、帮助。
(2)留意默读时认真专注的孩子,在其有出色体现时,捉住契机表扬其默读时打下的基础,发挥榜样作用,推动教学论文其他学生取得进步。
(3)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点点积累。起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一句话进行默读,而后逐步扩展到对一段话、一篇文章进行默读。这样层层深入,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良好默读习惯的养成。
2、严格要求,加强检查评价。
由于默读有速度的要求,所以学生在读书时不可能一字一句地读,也不能字字入眼。它实在是一个跳跃式的学习过程,学生可能会抓不住重点,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些学生在默读时是“囫囵吞枣”式的默读,他们对阅读对象往往是不加浅析地笼统接受,书上的文字只入眼,未入心。学生往往在默读后毫无收获,品味不出语言文字的滋味。
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教师就要使学生明确默读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捉住重点词句并做必要的圈点,使他们读后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另外,还必须加强对默读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教学《刻骨铭心的国耻》,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后,请他们作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懂的,以“这真是的大惨案啊!”为学习主题,诱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整体感知,诱发学生强化对“骇人听闻”、“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等词语的深入理解。这样的检测策略,不仅使教师得到了反馈信息,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己提问和交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对日本侵略者无比仇恨的思想情感。
同时,默读练习后适当的评价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教学论文作用,使默读达到最好的效果。还是《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学生感知全文时,默读后交流“站在五星红旗前,容国团为什么会热泪盈眶?”答案是多元的,此时教师就可以作适当的评价:
生1:由于他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第一枚金牌,具有历史性的作用。
师:你很有心思地读课文,想必在默读课文时圈圈划划了。
生2:由于容国团在决赛中打败了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这个冠军得来非常的不轻易,所以他热泪盈眶。
师:你能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回答得也很有见地,你的默读真认真,也很仔细啊!
生3:由于容国团洗刷了中国人百年来蒙上的‘东亚病夫’的屈辱,因此他热泪盈眶。
师:你真会读书,在读书时竟然将课文理解到这样的深度!老师也为你有这样的默读水平感到骄傲。
……
这些评价既是对学生默读态度、策略的极大肯定,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地介入默读练习,同时巧妙地点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岂不是一举两得?

3、强化意识,提高默读速度。

默读练习必须向学生提出必要的速度要求。默读与速度必须挂起钩来。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默读时经常是“悠哉悠哉”的,头脑中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强烈的速度意识,致使精神无法紧张,不会专心思索。所以,只有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使它逐步成为内部驱动力,学生的默读才会见成效。强化学生的速度意识的策略很多,比如:
(1)在教室的黑板上方挂出时钟。老师每次布置默读任务时,都提出明确的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这只时钟就像是位无声的老师,在催促学生“默读要快”!
(2)进行闪读练习。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句话进行默读,而后缩短时间再对这句话进行默读。此外,还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读一句话,而后逐步要求能读几句话。
(3)学生默读后,请他们立即用手指示意读了几遍。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在相同时间里读书的遍数不尽相同。捉住这个机会,教师可让学生先容自己为什么能比别人读得遍数多,让大家都向他(她)学习,把速度意识渗透到学生心中。或是把同桌所读的遍数相加,比一比谁是黄金搭档,激励学生提高速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默读练习”的要求上做了必要的修改,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革新教学论文的需要。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熟悉默读练习的重要作用,遵循其规律,把握其特性,采取有效措施与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