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绘画让孩子爱上绘画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27757 浏览:1294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美术绘画过程中,幼儿因为绘画经验不足、判断能力失准或是绘画技能生涩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在创作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失误和挫折,无法完美地实现幼儿思维世界对于所要表现事物或场景的整体构想,更无法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和成功感受,这些不仅会影响幼儿作画的兴趣,也会让幼儿的心理萌生阴影。教师作为幼儿绘画过程的技能传授者、构想引导者、创作观察者,要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准切入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判断存在问题、提升化解问题的技能、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幼儿在“经历挫折—探索调整—体验成功”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绘画、爱上绘画。
关键词:比例模糊;定位失准;大小失衡;画面单薄
绘画是幼儿将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呈现于现实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幼儿大多是喜欢绘画的。但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由于他们的绘画经验不足、判断能力失准、或是绘画技能生涩,常常会造成创作出的画面与自己想要表现的画面有偏差。如:主体画面定位不准确、画面大小失衡等问题。在意识到自己错误的那一瞬间,幼儿会产生失败、焦躁、无措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挫败感会使幼儿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和耐心。因而,教师在这一时刻的有效引导尤为重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幼儿走出困境,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更能提升幼儿的美术经验和技能,拓宽幼儿的美术思维,引导他们发现走向成功的多种途径,从而爱上绘画。
常见问题一:无法正确判断画面的比例
常常有幼儿在开始作画时会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并非是孩子没有任何美术技能和表现力,而是他看着整张空白纸,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思维中的画面跟空白纸的比例进行准确对接,不能确定所要表现物体在空白纸上的大小和位置,从而无法确定从哪里着手。幼儿作画一般是从最主要的那个物体的轮廓开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左手来帮助他们定位。先引导他们在头脑中确定主体轮廓的大小,是接近于张开的手掌,或是半握的拳头,抑或是紧握的拳头。这些都是在开始作画前,让幼儿在空白纸上比划,幼儿通过左手在纸上的比划挪动,基本能找到一个大概的位置并确定轮廓的大小。这样幼儿心中有了对整张画面比例的大体概念,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常见问题二:绘画主体定位不准确
《春姑娘》绘画活动中,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交流,确定了绘画的内容是表现春姑娘在大地上播撒春天的美景。刚画了一会儿,xx就苦着一张脸说:“老师,我画错了。”我问:“怎么画错了啊?”他说:“我本来是想画春姑娘在草地上和小动物一起跳舞的样子,可我一不小心就把春姑娘画到天上去了。老师,你再给我一张纸吧!”我没有答应,反问他:“春姑娘在天上就不可以和小动物做游戏了吗?”“怎么做呀?”“你想呢?小动物们不可以一起上去吗?”xx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没有再向我要纸,继续低下头画起来了。我轻轻走过去一看,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热气球,飘在半空中,而小动物们都站在热气球下的吊篮里,对着春姑娘绽放笑脸呢。我也静静地笑了。
像这种绘画主体定位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幼儿对于整张画纸的比例把握不准,一下子将主体画好后,才发现位置跟自己计划的有偏差:或是太靠上、或是太靠下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或是太靠左、或是太靠右。于是,孩子就慌张了,觉得画错了,这张画无法进行下去。其实,只是主体与幼儿想象世界里设定的位置出现了偏移,教师只要及时引导幼儿调整对于整体画面的构思,根据已经形成的画面主体,重新设定画面的背景及其他内容,仍然可以创造出丰富生动的画面。
常见问题三:绘画主体大小不准确
今天的绘画主题是《快乐的我》,内容是画出我在各种场景中的快乐模样,可以自由设计背景和其他任务。幼儿作画之前,我强调这幅作品的重点是“我”,所以,先要把“我”表现出来。孩子们大多是先在纸上画出一个椭圆,用来表现“我”的头部。我轻轻提醒:“孩子们,头要画得稍微大一点儿,等会儿你才有足够的地方画出我快乐的表情,要不然眼睛鼻子嘴巴挤一块儿就没法看了。”我的话音刚落,小明就叫起来:“老师,我把头画得太小了,怎么办呀?”我一看,他在纸的中间画了一个小圆,根据比例,确实没法用来做头部。我说:“如果实在太小,不好做头,那能不能把它用来做脸上的其他东西呢?”小明马上接着说:“老师,那我在外面重画一个大圆做头,这个小圆我把它变成一只大眼睛。”我看着小明,赞许地点点头:“你真聪明!”小明兴奋地继续作画了。
这时,我听到一个无助的声音在叫我“老师”,我转头一看,xx噘着小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我走过去一看就明白了,她把头部的圆画得太大了,几乎占据了大半张纸,估计身体什么的是没法表现了,她水灵灵的眼睛就像在对我说:“老师,再给我一张纸吧!”我说:“xx,你想画什么时候的快乐的我呢?”“我想画在快乐地唱歌的我,可是我把头画得太大了。”我点点头,“那你快乐地唱歌时眼睛、嘴巴都是怎样的呢?你可以用线描画的方法把脸上的五官美美地画出来啊!那样不画身体也可以的。”听了我的建议,xx脸上的沮丧不见了,她继续拿起笔开始作画,她画出了两个半月形的眼睛,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的嘴巴,然后开始用各种线条装饰眼睛和嘴巴,并且在脸腮上画出了两朵有着丰富线条的花,最后还在头顶画出了羽毛状的装饰物,旁边空白的地方加上了一些飘荡的小音符。这样的一张快乐脸蛋又有谁能说不美呢?
当幼儿的绘画主体大小失衡时基本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主体轮廓偏小,发现这类问题,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将已经画出的偏小的主体轮廓转换成主体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一轮廓重新定位主体,只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一般都不会影响继续作画的效果。
另一种是幼儿一开始就将主体轮廓画得过大,占据了大幅画面,无法添画其他部分。教师可引导幼儿调整要表现的内容,重点表现已经定位的这部分,将这部分中原先预设的各个细节重点描绘,也就是将原来的一些小的细节部分放大进行精致化表现,丰富其中的线条或色彩,再在大轮廓中比较空旷的部分加入合适的装饰物,可以使得画面变得充实而饱满。
常见问题四:整体画面过于单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般是幼儿将整体画面画得过于集中或过于松散。当画面表现得过于集中,整幅画面就会堆聚在画纸的中间部分,显得周围很空旷,整理画面也会显得过小而没有张力。对于这种状况,我一般会引导幼儿在画面的周围添加画框。如果是色彩画,就在添加黑白线描的画框,如果是线描画,就在添加同色系渐变的画框或是对比色系列的画框。画框跟画面的不同风格处理,会凸显画面的中心内容,使画框成为整张画面的完美陪衬。
另一种情况是画面内容过于松散,内容将画纸铺满,但其中空隙过多,显得整幅画面显得零散而空洞。处理这种状况,我一般建议幼儿添加背景,对于黑白线描画采用多种油画棒色彩在空白处轻轻平刮,形成多层叠加的色调,多种色彩相融渗透能形成丰富变幻的背景。对于已经使用油画棒涂色处理的画面,在空白处用黑墨水平涂,黑墨水与油画棒靠近的部分自然会形成油水分离的效果,等墨水干后,可选一种比较鲜艳的油画棒在黑色背景上加点,这样形成的背景丰富灵动而不显凌乱。当然,黑墨水也可用其他的油画棒颜色替代,可根据整体画面的色彩进行选择。
所以,当孩子们在作画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时,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及时转变思维,重新把握创作的方向,创造出更美的画面。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会惊喜地发现,绘画是如此充满灵动和惊喜的一种活动,我们的课堂上再没有画错的画儿,只要你的脑子转一转、思维换一换,一定能发现更美的风景。也一定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绘画的无限魅力,从而爱上绘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胡集幼儿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