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高中古诗词教学心得感受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31550 浏览:1455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让学生走近古典诗词,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需求之一。然而,怎样才能让中学生走近祖国古典诗词呢?高中一二年级的诗词教学应该为高考做什么样的铺垫?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鉴赏技巧;心得体会
高考结束,回顾三年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课题研究之后再来回顾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感慨良多。
回顾必修1-5的教学活动,似乎就是在忙不迭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度过的,翻开写得密密麻麻的教科书和教案,虽记录着勤谨,但也标注着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稚嫩。再把目光聚焦到古诗词教学,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辛勤的高一高二语文教师是如何完成教学的?一读,二释疑,三分析思想情感诗歌主旨,四要求背诵默写。依照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就已经算是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高考后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在高考后反思,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才能达到《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并完成题目求?
首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在建构古诗词鉴赏知识结构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梳理已知的古诗词鉴赏技巧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继而在学习新的古诗词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框架内容,如此,学生形成的对诗词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诗词情境时,能够灵活地从那个已经建构的鉴赏知识体系中提取相应的技巧方法与词汇。
第二,知人论世,熟悉背景。古诗词鉴赏也需要抓基础,需要介绍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歌,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特征。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实际情况作一个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对社会的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及其创作意图。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并且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把握会更为准确,为诗歌意义的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讲苏轼的作品时,首先要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中的苏轼。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又如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苏轼的“洒脱”,如果不放在封建时代的文化、政治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看到的只是“个性美”,无法认识个性在挣扎或反叛中展现的“人格美”。
第三,强调学生诗词学习的积累整合。首先是积累,包括方法技巧的积累,意象感知的积累,诗词风格的积累,诗词大家生平背景的积累等等。积累是古诗词学习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对积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论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在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了成为“巧妇”基础;继而通过整合,把自己积累起来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拓展阅读面,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并在语文实践中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感悟先贤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使其枝繁叶茂的方法。
第四,比较赏析,对比教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诗与诗、诗与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美。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阅读,从而了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复杂心态。两首诗词都是写月寄情,但情感又有区别:苏轼的词显豁达,其中隐约还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李白的诗看上去自得其乐,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无限的孤独与凄凉。把杜甫的《登高》与唐代六首“登高”诗进行比较,对《登高》作较为立体的解读,把握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初步理解杜甫“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诗圣”的内涵。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运用比较赏析的方式,能让在学生在品味、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了古诗词的各种美。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应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教学方向,还要突出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重要地位。让古诗词绽放永恒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
参考文献:
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苏双琴.高中古诗词教学“三法”[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