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探析网络语言与中小学生语言规范教学探析期刊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2689 浏览:980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电脑逐渐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网络自然也不例外。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语言则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与现实语言有一定的差异。近几年来,网络语言被频繁地使用于现实生活中,也出现在一些媒体上,甚至出现在部分地区中小学的辅助性教材中。例如:84-不是;88-再见;555-呜呜呜(哭);斑竹、板猪-版主;呕像-呕吐的对象;偶-我……这些语言现象大量的冲刺中小学生的视觉,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学习行为。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果你不了解网络语言就很难被视为网民中的真正一员,就像不懂英语就很难和世界接轨一样。

一、网络语言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形式,但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态系统,它来源于时代和社会,由社会成员创造并为成员间的交流服务,所以它必然会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和延伸。
网络语言的生成与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是网络的“自由”造成了网络交流语言的“自由”,只要是看得懂、有意思和有“个性创造”,任何在网络上出现的“变形语言”都能成为网络上的“时髦”;其次是“图文交互”的全新沟通方式也让网络语言有了“变异”,例如:腾讯的“语言”。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情景下,为了快速、简洁而使用的表达方式。在形式和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词汇的快速扩展性;谐音表义;略词大量存在;键盘特征。在网络空间的交往中,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不但成为网民心领神会、约定俗成的身分识别代码,也发挥着特有信息、情感沟通优势。

二、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从读图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更加简单、形象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语言本身是发展的,它不可能局限在以前形成的规矩中。
世界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福祸相随的,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夹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
就其与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中小学生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网络给学生语言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交际机会与场景;网络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网络的虚拟性,或多或少的使青少年能自觉地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信息丰富的网络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宝库。
但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网络语言的生成环境较为复杂,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社会化尚未完成,他们对这些“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等信息的甄别往往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青少年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学生语言健康发展的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上不规范的表述形式,影响学生语言的健康成长;网络写作的程序化,会导致学生语言能力的退化;网络不良文字扭曲学生心理和情感,导致学生语言出现粗俗化的倾向;网络语言的大行其道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语言不仅破坏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而且不利于语言的纯洁性。

三、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及措施

对于网络语言,有的人爱它爱得发狂,有的人恨它恨得入骨。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它的理由,恨它的人亦是言之凿凿。对此,至今还是人言言殊,各持己见。主要有以下两种态度:
一类人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网语是跟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新语新词”,是“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破坏”。“网语不仅污染了民族语言的纯洁,而且还体现了网民的知识贫乏与精神苍白。他们认为这种文风可刹不可长。
另一些人认为网络语言生动风趣、有人情味,是语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作家陈村认为,在电脑上,中文表达本身存在缺憾,使用网络语言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和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会显得新鲜,有个性。而且如果一个新的语言的产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话,我们就不能也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它。
还有人认为, 既然语言的发展规律是语言应用在先,语言规范在后,那么我们应像对待新事物一样,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网语,少些大惊小怪。因为过早地指责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公平的。谁也没有力量阻挡网语的出现。对待网语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态度。
“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它虽然对青少年的学习有消极影响,但是,却也有着积极影响,它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学业。但是,不规范的语言对汉语语言始终是一种污染,会给语言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规范中小学生语言势在必行。
因此,要规范语言,还得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使青少年在使用语言时有章可寻;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面对如雨后春笋的网络语言,学会面对,学会扬弃。教师的正确引导、社会的优良环境和法规的严行禁止等外在因素也只能是一把精致的钥匙。
四、结语
世事瞬息万变,从远古的接绳记事到今天的多媒体,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语言是活的,是发展变化的,任何语言的成长都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发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网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对待网语,我们应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有所宽容,有所分析,有所鉴别,然后有所取舍,该接纳的接纳,须淘汰的淘汰,这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好的语言是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而那些源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多元化的一些低俗、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它只是迎合了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与情调,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整个网络文化体系的完善,以及汉语语言文字应用和规范的法制化,那些过于牵强附会、只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与不健康情调的网语词汇必然会被淘汰。
语言规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语言是一个开放性的集合,世界上凡是开放性的东西都不可能完全标准化。语言的规则并不是自然规则,自然规则只有“奇迹”才能突破。而语言规则却是人人经常都在违背,所以我们有一门学科叫语用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学。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事物新概念新气象,当代汉语也应该迎头赶上,积极吸取群众中有生命的新词新语,及时反映我们的新生活新热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