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理应用从学定教理念试述试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5359 浏览:1604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生态课堂是运用以学定教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现状检视:“以教定学”根深蒂固,教学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学定教”的教育内涵与价值取向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源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教定学”的影响根深蒂固, 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师生互动作秀化,注重教师表演而不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

当前的课堂大多还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追求讲的透彻与精彩,看重教的高明与新颖,致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才情的舞台。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课堂上该谁回答问题,谁来提问、谁来说什么。课堂上学生像机器一样被老师牵着转,揣摩着老师的意图去回答问题。语文学习重在“心动”,重在品读、感悟、积累、内化,在这种为了表演而上的课上,师生的互动无外乎是一种作秀,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是华而不实。
(二)教学过程划一化,追求集体求同而漠视学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618jyw.com
生个性化认知
我们的教学在突出合作的同时,也没有否认个体活动的价值,相反是在倡导个性化学习。但有些教师由于认知偏差,在很多的教学中都以集体求同扼杀了学生对事物的个性化认知。比如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通常会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为了实现讨论的有序性还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结束后,会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交流探究的收获。每个小组的发言者必须对所有成员的观点进行整合、优化,代表整个小组内所有学生的观点,而不是所有学生对文本的五彩缤纷的理解。这样的展示突出了集体共同的成就,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做好求同存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个性化见解的愿望和机会。

(三)教学生成机械化,注重知识单向传递而不关心学生自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讲课时以自己的机械指令,过度牵制学生的自主体验;以自己的教学讲解,全盘替代学生的主体思维。很多时候,老师急于求成,过于相信“讲过就等于会做”、“布置就等于完成”,所以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或被动接受,或心不在焉,表现为“无所事事”、“昏昏欲睡”。

(四)课外拓展低效化,注重相关训练而不重视学生发展

当前,课外拓展还只是在结构上单方面向课后延伸,还做不到真正从时空领域、教学方法、学习策略方面拓宽课堂,将原先的课堂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向课前和课后两头延伸。往往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效果,老师常做的课外“拓展”就是布置作业加以巩固强化,去挤占学生活动的时间,致使学生阅读思考、练习交流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二、对策探讨:开展“以学定教”,构建“生态课堂”

实现“以学定教”任重道远,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提倡多层次对话,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提倡多层次对话,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的场所

课堂“对话”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围绕一个话题在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产生有序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互动与对话应当是生态课堂中的常态。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生态的课堂,对话是多层次的,它可以是师生间、学生与文本等课程资源间、生生间、学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对话也是多形态的,它可以是窃窃私语的讨论、慷慨激昂争论,也可能是轻悄悄无声息的心灵对话。
请看某教师《鸬鹚》的关于鸬鹚是野生的还是渔人驯养的教学片段:
学生甲:我觉得是渔人养的。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就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因为是渔人养的,所以这些鸬鹚都听渔人的话,都钻进水里去了。
学生乙:我不同意,我认为如果不是渔人养的,你用竹篙一抹,鸬鹚也会下水的。
同学丙:我反对,如果它要逃得话,那它为什么不四处乱飞,而是都往水里钻呢?”
学生丁立刻附和:我也认为是渔人精心饲养的,你看课文后面写“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鸬鹚跳下水去捉鱼,而且捉了鱼之后也不飞走,也不自己吞下去,而是自己跳上渔船给渔人。
学生戊:我有补充,课文开头写“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等待什么命令,就是渔人让鸬鹚下水捕鱼的命令。
学生乙强词夺理说:这里是说“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等待命令的是士兵,而不是鸬鹚。
学生戊立刻纠正:这是一句比喻句,把“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比作“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它写出了鸬鹚整装待发的雄姿。
学生甲补充:“一抹”就是一擦的意思,从这个字可以看出渔人的动作很熟练,只要“一抹”鸬鹚就下水了,这说明他们之间配合非常默契。这说明渔人让鸬鹚下水的方式很独特,鸬鹚非常服从,真是训练有素。
争论还在继续,学生从书上找出好多的语句来说服学生乙,实际上到后来学生乙心里已感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可能因为一时觉得有点下不来台故意不接受大家的观点,没想到这点小小的叛逆却成就了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个性的张扬。学生在话题的对话中几乎把这篇课文中老师准备和大家讨论的知识点全部解决了。
(二)做好弹性预设,要把教学作为学生感悟与体验的过程 “以学定教”强调不要给学生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所以生态课堂需要进行弹性预设。所谓弹性预设是指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前提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时空。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自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
笔者听过一堂课,那是《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一课时,杨老师导入后就让学生直接与课题对话,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预测,产生阅读期待,在学生反复诵读课题后杨老师提出“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在与课题对话时学生自然的就生成了好多问题,“天游峰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这位扫路人又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阅读伊始,让学生带着这些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兴趣怎能不高?从课堂学生反应可以知道杨老师的这个预设是成功的。
生态的课堂必须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把体验作为学习的环节。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组织学生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实现自我学习领域的充实与扩张,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强调动态生成,要把课堂作为老师培养学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生主观能动性的阵地
“以学定教”认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的动态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 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个人的知识积累、领悟能力、生活阅历等的不同,语文课堂上学生作为一个现实、主动、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灵感、思考参与课堂教学,他们的理解会有意无意地跳出课前的预设,产生一些“意外”。其实,这种“意外”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时候,语文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地对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紧紧抓住文本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深入和拓展,让课堂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例如有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窗》时,讨论到一位病人每天“为同伴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时,一位学生脱口而出:“他撒谎。”这时教师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顺势启发学生:“他为什么撒谎?”通过研读文本,学生明白了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由此思考探求生活中的这类谎言,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善意的欺骗往往折射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品味着谎言,积累了生活经验,丰富了认识阅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意外”来引出话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鲜活的课堂生成是一节课的亮点。

(四)设计学生未来,要充分关注人的成长过程

生态的课堂认为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收获要远大于课堂教学结果的收获。所以要提倡让学生在慢进度、低难度中慢慢探索和自己领悟出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依靠自己的悟性发现学习内容的重点,在自我解决问题中慢慢积累经验、提升智慧和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
生态的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生命历程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多形式阅读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以比较阅读为例,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强调鉴赏性比较阅读,就是主张让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并且在仔细研读的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之间的差别,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一毛钱的玫瑰》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人物、身世、时令、处境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提供了可供探究的地方,对于引起学生深度阅读大有益处。同样弱小的孤儿,同样寒冷的圣诞节前夜,同样贫困的处境,同样美好的愿望……一个在微弱的火光中永远离开了人世,一个抱着十二朵玫瑰开开心心地迈向了家的方向。在这样的对比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关爱诠释了人性的美丽,酝酿了人世的精彩,创造了人间的奇迹,从而在内心深处对爱的内涵、作用有了更深沉的领悟、尊重。
直面语文教学现状,实现语文生态课堂任重道远。虽然以学定教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但是对被传统教育长期误导的教师来说,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仍然需要从观念到行为上实现某些转变,比如教师有必要树立学生意识,也有必要坚守价值信念,还有必要善于同边促进。
参考文献:
徐宗强.开展以学定教,建构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周敏华.重构以生定学、以学定教的“自主新课堂”[J].上海教育,2012,(16).
[3]杨亚芳.“以学定教”敲开“从懂到会”之门——以平抛为例[J].中学物理,2012,(09).
[4]徐万君.课堂生成要把握两个“点”[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11).
(庄亚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215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