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探究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尝试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32295 浏览:1469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简单介绍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及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导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为本节课要掌握的问题或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如:我在教指数概念这一节课时,手拿一张纸,然后问学生:我把它对折,并无限次对折,你能猜出它将会有多高吗?当学生听到将会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大吃一惊,兴趣也随之大增,学习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即被唤起。又如在引进三角知识时,让学生亲自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设计测量电视塔的高度。就这样,每教授一个知识点,我始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的产生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如:我在讲“旋转平移”这节课时,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特征理解得不是很好。我通过一个实例:一幅三角板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学生们利用手中的三角板,在进行了一番操作后,提出许多问题:(1)能拼出多少个小于180度的角?(2)如果以直角顶点做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能形成多少组相似三角形。(3)如果以45度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有无相似三角形?等等。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我的尝试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如:我出示是非题: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然后用手势作出判断,我不直接分析或简单宣布答案,而是请小组内有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辩论,互相说服对方,然后再一次手势判断,最后请学生说明思路。这样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RT△ABC与RT△ADC中,∠B=∠DAC=90°问增加什么条件能使△ABC与△DAC相似。这一题目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通过练习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解题技能、技巧。新课程提倡数学教学重活动、重合作、重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帮助学生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教师在组织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围绕知识、技能、方法、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发展求异思维。以起点低,解法多,能体现不同思维层次的练习为主,让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成功。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由过去的学习单纯的知识变化为能自主地学习,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巧,特别是那些原先上课不够专心,不善于发问的学生,也能改变学习态度。我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