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难优质与流失: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两难选择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5067 浏览:112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可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面临花费大量教育资源培养优秀教师却留不住的问题,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境。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学校、教师进行分析,成本一收益是其中决定性因素。为此,以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中的培训成本分担为指导,制定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适当的赔偿机制等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走出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两难困境。
关键词:教师流失;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
1009-4156(2013)07-03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为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指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必要条件,也是众多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相对薄弱的中小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却不得不面临优质师资流失的困境。

一、农村中小学校面临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困境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上学难”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当前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优质教育最重要的要素无非就是优秀的教师。可是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却不得不面对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两难困境。
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校长都非常注意对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相对薄弱的学校,由于自身底子薄,办学质量不高,所以对优秀教师尤其渴望。但是以这些学校的条件,要引进高层次的教师几乎不可能,所以大多数的学校都从内涵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优秀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抓,许多校长甚至不惜投入巨大成本,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给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条件。以此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然而,大凡此类学校,学校的经费普遍不宽裕,为了快出人才,学校往往给少数有潜质、素质好的教师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些教师占用了本应是其他教师享受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学校这种集中优势资源培养少数优秀教师的措施确实在短时间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享受了众多培训资源和机会的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相当突出,一般都能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校甚至是区域内都小有名气,这些优秀教师的声誉给学校带来比较显著的社会效应,对于学校招生、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都有不小的影响作用,这也是一般学校舍得花血本在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的主要原动力。
然而,农村中小学校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带动他们所期待的结果,反而出现了大量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由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单向度的流动。随着我国教育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办学声誉好的学校由于社会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些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增加大量高素质的教师,由于优秀教师培训的周期长、成本高,他们往往以优厚的条件来招聘和引进优秀教师,满足学校规模扩张后的教学需要。在优厚条件的诱惑下,很多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由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由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这种单向度的流动对于本身就很薄弱、非常依赖少数优秀教师的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让这些薄弱学校陷入了比较艰难的境地。另外,还有一种流失是由教育部门向非教育部门的流动,优秀教师流出教育部门对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当前我国努力去实行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一件积极的事。
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境。首先,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整体素质下降。流出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而能够补充进来的只能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新任教师从业经验的积累显然是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单向度的流动毫无疑问地降低了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剧了教师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危害了教育的公平目标。因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而造成的中小学教师流动必然导致普通学校、农村学校以及不发达地区学校的师资水平下降甚至严重缺乏,使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状况变得更加突出。再次,降低教育的整体效率和整体质量。教师的单向度的流动造成优秀教师在少数学校的积聚,在有限的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局部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但这种提高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因而从整体上说,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不是提高而是下降了。

二、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1.学校对于教师培训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我们知道学校和教师的决策都是权衡成本一收益比较的结果做出的,只有当预期收益的现值大于用于满足未来需要的支出的现值时,投资者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需要提供教师继续教育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等直接成本,还会弥补教师因参加培训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来说,要想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其唯一的途径,学校更期待对教师的投资能收获教师学成后带来的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新课程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也期待由于学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所以,即使出现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农村中小学校还是不得不继续培养优秀教师。
2.教师对于自身流动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人才流动的成本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一,人才流出决策成本,主要包括目标的寻访成本,具体指为发现合意的目标在时间、精力和货币等方面的投入。其二,人才流出过程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指人才在流出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损失,如差旅费、迁移费、违约金等;间接成本,指以上直接支出的机会成本以及流出过程引起的现时收益损失等;人际成本,指流出过程中为协调人际关系而发生的支出。其三,人才流出结果成本,人才从原来企业流出之后面临的成本,如处于摩擦性失业状态时的收入损失和人力资本折价损失以及预期收益的各种贴现风险等。当前,城乡学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流失的过程中,以上成本都是很小的,在流出决策成本上,由于优秀教师很容易找到更好的学校,在时间、精力和时间上的付出很小。流出过程成本基本上是由流入学校所承担,所以流动的教师本人也不需要承受这部分成本。最大的变数来自于结果成本,由于城市学校人才济济,本来在薄弱学校的非常优秀的教师,到了城市学校可能就变成一般的教师,在个人的声望和专业发展上可能就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但是与教师所获得的经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济待遇和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相比较,这些成本根本就是可以忽略的。而流失教师的学校由于在经济、工作条件上的弱势地位,在防范设置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因此,学校优秀教师流失的趋势难以避免。
3.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整体的影响分析。效率的实现需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非技术劳动力的最佳组合,一个学校在优秀教师流失时,就会有短期调整的成本发生。因此,当一个优秀教师突然离开学校时,在极端的情况下,学校中由这个教师所承担的一些课程和一些科研活动就会闲置下来,直到有人替代这个教师的位置。即使有人替代这个教师的位置,也会需要花不少的时间对新接受的工作内容进行研究、熟悉,甚至是重新调整。然而,典型的情况是再优秀的教师,他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优秀教师的流失只会使学校由于优秀人力资本的流失遭受一部分损失。此外,如果事先知道某位教师将要离开并培养其继任者,那么,造成的损失也能降低。

三、走出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两难困境

1.制定培训成本分担机制。教师教育在引入市场机制后,将会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也会使教师流动问题更加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原所在单位的利益。事实上,教师的流动并不是无常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取决于工资(当然它不是唯一因素),要减少教师流动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为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提高一些工资的方式,把培训的某些收益转移给受培训者。这样做的结果将会使受培训者的供给大于需求,人人都希望不支付费用而得到收益,市场供需将因此失衡。要使市场供需均衡,办法只有一个,把部分培训费用和收益同时转给受培训者,即培训费用由教师所在单位与教师本人共同分担,教师完成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工资适当提高。这样,教师所在单位不再支付全部培训费用,也不再独占全部收益。这有利于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实现教师教育的目的。
2.在人力资源上要实现合理配置。校长和教师的智力资源耍打破校际壁垒,合理流动。对有些学科的教师可以实行联聘,对名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实行区域共享,让他们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还要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庞大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省域、市域、县域内优秀教育资源共享,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来接受现代化社会相应的同质、同步的高水平教育,也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3.制定适当的赔偿机制。为解决人才流失的不平等问题,可以设计一个弥补流失学校损失的适当的赔偿机制。作为人才流入的学校,由于享受了人才流出学校的付出,获得流出学校优秀的人才,再加上人才流入的学校本身就具有很多优秀的师资和培训经验,应该有责任帮助人才流出的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对人才流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给予应有的帮助和指导,以减少由于优秀人才流失对学校造成的损失。比如,定期派送优秀教师到这些流出学校去帮助教师提高,或者接收流出学校的教师到人才流入学校进行跟班学习,这样既降低了流出学校人才培训所付出的成本,也节省了人才流入学校的所付出的赔偿,起到了一个双赢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