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农村小学语文课应编写乡土版校本教材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6575 浏览:198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立足于农村教育实际,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城市色彩浓、外国人文风气重,因为以城市生活为内容、以外国人为励志的文章太多,而反映农村学生生活劳动、环境保护、文明礼仪、刻苦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为此,农村小学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积极编写最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乡土版校本教材,以弥补文本的不足,把乡土文化渗透到课堂;同时借助想吐版校本教材还能活跃语文学习氛围,起到宣传农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的作用。
从正宁县的历史沿革县情变化来看,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信息量大,适合校本教材的素材很多,经过搜集、整理、编写,完全可以走进校园,扩展语文学习范围,丰富语文课堂知识。

一、把浓重的历史文化编进去

每一个地域都有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大多地方志和政府公文中,农村的小学生知之者很少。让他们知道家乡厚重的历史,定能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让他们熟悉家乡的仁人志士,定能唤起发愤图强,有所作为的。为此,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就应广泛搜集,把家乡的古老历史和现代变迁写进校本教材。
立足于正宁历史,这里西汉置县;元代即办儒学、建罗川书院;抗日战争时期,“鲁迅师范”,“陕北公学”、“关中师范”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文化教育气息十分浓厚。这里曾有乘龙升天的人文始祖黄帝,有教民稼穑的先祖公刘,由威震四方的战将蒙恬、于志宁,有为政一方的翘楚曹孟德、范仲淹,有为民请命的廉吏景清、巩清、赵邦清,有科举登榜的学士范锡篆。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播撒火种的先驱。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建立了西本地区最早的革命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回民支队——龙嘴子回民支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留下了珍贵的足迹。唱响解放区的歌曲《绣金匾》就诞生在这里。解放以后,正宁才俊辈出,人杰不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模范和能人。
丰富的史实足够充实小学语文园地,详实的校本能活跃农村小学校园文化。

二、把厚实的农耕文化写进去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不缺少、最为熟悉的便是长在土地上的活生生的农耕文化了。这里有农业的知识技能、生产工具,以及伴随农业而诞生的民俗民风民情是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其生动性、传承性、形象性,是语文课本里面的文章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说田野是大课堂,那么田野里的人、事、物品便是活生生的课文了。

1.民俗校本

通过广泛搜集,把民间的节日习俗、手工制作、生产工具、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挖掘出来、写进校本教材中。正宁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文化源远流长。文艺方面“正宁香包香天下”,可围绕香包产生的背景、用途、质地及象征意义等进行整理,然后向农村小学生展示,及渗透了文化价值教育,还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让农村孩子动手设计制作香包。这样,既美化了心灵,又锻炼了巧还可向剪纸能手彭粉女、宫河核桃峪的簸箕匠、彭家传的唢呐手、农具发明家宫锁印、泥塑大师姚锦文等民间艺人请教,向他们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如用高粱秆扎制灯笼、蚂蚱笼,用柳条编织篮子,簸箕,用彩纸剪出栩栩如生的剪纸等,还可就地取材,动手制作泥塑、面塑等。

2.歌谣校本

歌谣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妇孺能唱,而且其中又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渴望和感情,坟茔了一定的时代特点。如果再搭配上正宁乡土方言,效果更佳。试想一下,语文课堂里有民谣之声,校园里有稚嫩的童音说唱,岂不乐哉。这方面可搜集的实在太多,因此就要去粗取健,吸收精华。流传在田间地头的民谣民谚非常之多,饶有趣味。有反映农村朴实生活的,有“说一个子,道一个子,家家都有七十二个子。盆盆子,罐罐子,家家都有案板子;木头盘子四角子,中间放的是筷子,四角放的菜碟子,早上吃的面叶子,晌午吃的麻食子,黑了吃的煮饺子;鸡娃子、猫娃子,还有一个狗娃子,螺驹子、马驹子,还有一个牛娃子;墙上定的是钉子,娃娃拿的耍活子,端午节上荷包子,门上插得艾叶子,嘴里吃的是粽子,割的猪肉一吊子,还有猪肉粉条子,卖的羊肉炒臊子,随带两个蒜苗子,把娃吃了个大肚子;荆底子,笼布子,锅上用的锅刷子;大柜子,小柜子,每个按着铁锁子;喝水拿的是茶缸子,吃饭倒醋拿勺子,老汉抽的烟锅子,老婆缠的裹脚子,小孩穿得裹肚子,打岵矶用的是骨嘟子,老池里游的是鸭子,小学生用的是纸夹子,老师拿的是课本子,姑娘梳妆照镜子,小炉匠用的是钻子,石匠用的是铲子,铁匠用的是毡子。”小孩子之间相互打闹逗趣的如:“羞、羞、羞,把脸抠。扣下垢痂种豌豆,人家豌豆结成串,咋家豌豆只扯蔓。”大人哼唱哄孩子睡觉的,如:“嗷—嗷—嗷,我娃乖,穿花谢,花鞋放了两窗台,花鞋穿烂了,我娃长大了。”
还有流传在校园内的校园歌谣,这些可让学生自行整理,然后利用语文课堂或者课外活动、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传唱。
当然,民俗中优秀的东西是很多的。像正宁民间年节习俗中的祭祖、孝亲,歌唱演义中的社火、皮影,风味小吃中的“正宁面筋”、臊子面、麻食子,传统工业生产工具中已经进化淘汰了的,如木桶、斗、簸箕、土车子、纺线车等。经过搜集整理后,把它们编写进校本教材中,即让学生通过看图识了字,增添了兴趣,又活化了传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只要微妙的把文本和校本结合起来,融合一起,互相补充,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完全能发挥出启智、陶冶、默化的多重优势。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