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分析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7350 浏览:241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分层异步教学的立足点就是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而根据学生们独有的个性以及潜能的异样性,展开分层异步的教学。使得数学教学的拓展性、针对性以及选择性得以增强。分层异步教学是个别指导与集体教学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型模式,是“因材施教”的真实表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是上学初期所接触的第一门理科性知识,这门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然而小学生尚且处于智商发展阶段,有些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难接受。但是无论再难的知识,都会有一些掌握得很好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懂、不知道讲的是什么的学生。针对学生在能力以及个性方面的异同性,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已经被很多学校认可并被大力地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并不是随意的,它讲究一定的策略,要对学生的发育和学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及作用。

一、提问的分层异步性

分层异步的教学要注意区别对待,因为每个学生本身的智能以及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首先教师要将所有学生进行能力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能力比较弱的层次、能力处于中等的层次、能力较强的层次,并且在提问时根据这些层次的分类,进行分层异步性的提问。教师在问题的提问方面,要由易到难进行层次上的过渡,让学生先接触比较简易的问题,可以让处于能力比较弱的层次的学生首先发言。在解决之后,再一层层地递进。将大家都公认的“难度问题”交给“能力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解决,引导其思考。最后,通过在学生间的巡视,对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略微的指点,实现“难点”的解决。

二、指导的分层异步性

个别化的、针对性的分层指导是分层异步进行教学的具体展现,教师在策略的实施中应有规划地指导。在进行分层异步教学时,教学内容讲解的速度以及量要具有交叉性。首先,由于同样的知识,但是学生所反映出的掌握速度以及解决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在教师讲解到一半的时候就跟不上了,导致中途停顿,最终致使整节课的衔接性变差,这也是学生对于集体来说“跟不上”的又一因素。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状况之后,要进行个别化的、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使其能跟得上下节课的讲解。其次,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生在出现学习困难时,教师的意见一定要具有建设性。例如: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中,教师可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观察出小问题与大问题的联系,进而学会分解,把大化小,一步步将问题解决。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一类学生,通常逻辑思考、思维想法都是比较宽泛和活跃的,教师在此时要做好点拨,可以略微地指点一下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视角以及思维的变换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找到问题的解决捷径。此外,教师还要将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搜集并展示,让大家共同去察觉问题点、知识点,实现集体层次的提升。

三、练习作业的分层异步性

在分层异步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或者课堂中的练习作业都要具有弹性,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进行选择。练习的主要表现有:

1.要求的异步性

主要指层次若不同,那么要求也会不尽相同。例如:在练习一道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时,鼓励学生去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
是教师应及时做的。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找出一种解答的方法就行了;能力处于中层的学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探讨交流,尽量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要独立去思考并完成,找方法中的多量性、优越性。

2.难易选择的异步性

这个形式是将难题和比较容易的试题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且可以选择,自由性很强,教师在能力考核时要看其所解答出问题的数目以及答案的精准度。

3.层次的递进性

这个形式是指让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对基本的习题必须要掌握;对能力处于中层以及比较高层次的学生要会的不仅是基本习题,还要具有解答拓展习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层次进行划分;提问的分层异步性、指导的分层异步性、练习作业的分层异步性。通过这些分层异步的教学实施策略使得小学数学在教学中能够“合中有分、分中有合”,使学习中的不同知识难点或者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认清并解决自己的弱点,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参考文献:
李雪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李平.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