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课堂创建生活课堂,激发思想政治课堂活力学术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7698 浏览:237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堂回归学生生活,激发思想政治课堂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以高中思想政治为例,探讨如何打造“生活课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活课堂;学习兴趣;实效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把握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利用新教材,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寻找、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并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开发引进生活资源,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思想政治是站在很高的位置上反映生活和社会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大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学习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理论贴近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切感受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使思想政治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教育的实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他们的视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要开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优势,巧妙地将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生成知识,解决学科中的问题。

2.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挖掘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恰当地把这些素材引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自然、亲切,使学生眼中的政治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比如,在学习“监督”一课时,可以联系学生监督学校、监督班级管理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公民观念,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采撷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思想政治教学可利用的资源。如,家庭消费、家庭投资理财、家长的工作类型、收入形式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这些素材会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父母、亲人的收入数量及来源,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领悟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和意义,在体验中掌握理论,在生活中去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二、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新型“生活课堂”

1.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

讨论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更多学生动脑、动口,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澄清一些糊涂认识。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讨论中,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必要的引导、辅导。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结合广州当地实际,设计讨论题“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生活体会进行分析,每小组派一名同学主动发言,发表观点。小组讨论,气氛往往比较活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共享探究学习的成果。

2.采用“辩论”,帮助学生明晰生活态度

辩论是正反两方各持观点,各抒己见,通过“辩”“驳”来树立自己的观点。它生动有趣,学生参与意识浓。在新课程教学中,如果利用辩论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在辩中学,在议中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在教学“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性课题时,教师可开展课内辩论活动。一组为正方,以“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人生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为主要阐明的内容,一组为反方,以“金钱对人生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主要阐明的观点,展开辩论。辩论结束,教师作总结,学生评出最佳辩手,给予表扬。通过辩论使学生懂得“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我们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开设“时政讲坛”,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热点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迫于高考压力,一味地埋头读书,问及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他们往往是一脸的惘然。教师以“时政讲坛”为契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与大千世界联系起来,就可以达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效果。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上课之前利用5分钟时间,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时政话题在班上进行演讲交流并作简要时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学生的综合素质。“时政讲坛”的开辟,架起了相互沟通思想政治课堂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心理距离。

三、生活课堂,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使学生在兴趣中学,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本身是奇妙的、充满无穷乐趣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引入鲜活又熟悉的生活资源,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学生回忆联想,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从而乐学、爱学。

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打造“生活课堂”,教师在进行每一堂课教学时,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时政材料或生活情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可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互相激荡,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地进行引导评价。这种方法,既容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

3.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创建生活课堂过程中,师生一起“说生活,品生活”,把抽象的理论融入生活事例中去感悟,去体会,学生怀有亲切感,就容易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在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政治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思想政治的原型。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生活,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思想政治,引导学生用政治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只要我们抓住契机,开发利用,收获的将是满堂精彩。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