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高校特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电大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33592 浏览:1487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处,主要是忽视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致使教育战略战术结构失衡。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而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德育内容,因此,应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传承中医药文化,构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承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属于非专业特色的工作方式,与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方式相比,这种工作方式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忽视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致使教育战略战术结构失衡。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而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和深刻的德育内容应成为构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宝贵资源。

一、中医药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中国历史上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性人物共557人,其中36位医家的医德言论在医德文化方面具有较大影响,主要有:扁鹊的“六不治”,《》的“疏五过”“征四失”,郭玉的“四难”,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的“十三不得”等。另外,中医药学术思想或典故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思想。例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明训,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针对性。综观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显得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服从于素质教育。而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与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别无二致,照搬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脱离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实际的德育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中医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专门性。重视中医药专业教育、轻视中医药文化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两课”为主进行空洞地说教,缺乏专门针对中医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中,在中医药文化教育方面尤为匮乏。另外,在环境育人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特色不够鲜明,与一般高校的校园环境也无二致。而学习中医药学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环境熏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和自然辩证法,熟悉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从而较容易接受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进而用阴阳学说来阐释人的组织结构、概括人的生理功能、说明人的病理变化以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专业性。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数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具有较丰富的人文专业知识,但缺乏必要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知识,这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或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医学实际,很难更好地指导中医药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

三、传承中医药文化,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把中医药文化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中医药院校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和院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时代的要求,要不断发展中医药文化,从而培养适才对路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模式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人体健康除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促使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客观上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因此,高等中医药院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校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现代医学的新发展。
2.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人文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还要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专业学习。因此,学校要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中适当增加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既具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具备专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当然,也要对入职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中医药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3.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方法上,中医药文化不仅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而且要以德育课程为依托,将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德育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为例,教师在讲授“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时,可将中医药文化中的名人典故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
4.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目前,中医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接触较少。因此,中医药院校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将其和医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优化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缩减部分西医课程,增设古代哲学、自然辩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把握中医学发展脉搏、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高级专门人才。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应当具有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地方,更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和中医药文化氛围。因为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更需要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慢慢体味。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在环境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之中,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在对外窗口上,要开辟中医药文化网上阵地,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中医药文化门户网站,开设中医文化长廊、名医名师、文化论坛等栏目。在营造文化氛围上,要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面向公众普及中医药文化,提供文化服务,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在传播媒介上,要发挥校园杂志、报纸、板报、橱窗等文化阵地的作用,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
第二,在课外活动中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以百家讲坛、名医名师大讲堂等为载体,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活动,引导师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让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以河南的中医药院校为例,可以挖掘河南地方特色,以“弘扬仲景文化,展示青春风采”为主题,举办仲景文化节,在学校营造浓郁的、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育人氛围。支持学生创建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社团,确立“由文化来理解医学,以医学来阐释文化”的社团活动模式,让广大学子在中医文化的氛围中领略中医的魅力。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熊亮,易生富.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
冯春,刘学罡.探析中医医德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3).
责编:思 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